首页 > 学校部门

德育新闻

全面 均衡 适量——远离肥胖与慢性病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7日 00:00
1989年5月20日,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启动了“中国学生营养日”活动,至今已经历了二十个春秋。
目前,我国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由于膳食中铁的吸收利用率低,我国20岁以下人群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6—29%。城市学生一日三餐普遍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而实际上应该早餐丰富才对。早餐是人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只有早餐摄取了足够的能量人才能在一整天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必要时课间加一杯牛奶或豆浆;营养充足的早餐不仅保证每位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对其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起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膳食中植物源性铁的比例过高,铁的质量差、吸收少;学生钙摄入不足,仅为有关标准的40.6%,这与学生膳食中奶制品、豆类消费量偏低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学生学业负担重、饮食不重视,导致营养状况不如小学生;城市学生因生活水平高,学生偏食严重,多吃高热量的巧克力、饼干等,同时缺乏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而农村孩子不偏食,且活动量较大,故城市孩子普遍营养状况不如农村孩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学生中挑食、厌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喜吃零食、不爱吃主食的习惯,导致学生中营养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学习、精神的压力很大,这就容易患上贫血等疾病。
  另外,由于很多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学生片面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达15,3%。而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定时炸弹”。
中高考渐近,参加考试的每位同学都想考个好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得先有好身体。大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
1、要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的学习、饮食、睡眠、运动都要有规律,均衡适中,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做好自我调节,遇事冷静思考、不急不躁,学会自我减压,自我勉励。
3、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全面,不择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要满足全天能量的需要。供给充分的含蛋白质、卵磷脂丰富的食物,达到营养脑细胞的作用,例如:牛奶、鸡蛋、豆类及其制品,还要经常吃适量的动物肝脏、瘦肉和鱼虾类食物,特别是含有DHA、EPA丰富的深水海鱼,如沙丁鱼、金枪鱼等。除此之外,还要适量补充藻类、菌类食物,如紫菜、海带、香菇等。五谷杂粮的补充也不要忽略。
总之,青少年日常饮食应多样化,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营养,保证身体发育所需,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年级组:李青

                                     [2010-5-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