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子:
转眼间,咱就上高二了。高二和高一不一样,和高三也不一样,所以想送大家一句话:高二不能“二”。
“二”是一个网络词语。形容一个人分不清场合,掂不来轻重,说话不过大脑,做事不想后果,或者愚笨、弱智的意思。如果有人当面说咱有点“二”,只怕咱都会当面啐他一口,或者批他两个耳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咱就不会做一些有点儿“二”的事儿。
高二是个特殊时期。行家们把高二称为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断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种积极心理的中断,也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迷惘和松懈。高一时,咱刚刚进入高中,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环境都给咱以新鲜的感觉,这种兴奋心情使大家暂时忘却了人生的挫败感,新想法和新理想鼓舞着自己,因而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高三的学生由于将要参加高考,家长、老师和社会对他们给予高度的关注,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成败在此一搏,因此他们会更关注学习。高二就不一样了。经过一年学习,新鲜感消失,很多人挫折感再次袭来,这就容易出现心里动荡和茫然,自我怀疑和无助感增强了心理焦虑程度。有人做过调查,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是在高二。你有吗?如果有,就要引起警惕了。
我们在上文说到的“二”,就是指在下面一些行为。
一是失去动力。抱负是人生不绝的动力,失去抱负或者抱负过低过高都可能意味着失去动力。我们是抱着少年壮志入学的,但是一年的残酷竞争有可能让我们感到绝望,我们似乎感觉到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实现当初的志向了,甚至,我们会觉得离当初的抱负越来越远,进校第几名第几名,如今第几名第几名。前进的理由越来越少,后退的理由越来越多。于是将水流舟,不想办法,得过且过,混日子。
二是自鸣得意。俗话说,胜不骄,败不馁。可是没有几个人能随随便便做得到。咱过去是第几名第几名,如今是第几名第几名,考个年级前几名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见我多聪明!这年月,聪明人多得是,可是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目的的聪明人却不太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儿倒是出了不少。多少“英雄豪杰”,就因为这个“自鸣得意”倒在了前进的路上。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因为我见得太多了。
三是享受安逸。成绩不上不下,位置不前不后,加上人缘好,吃得开,于是玩儿得很high。本来是来求学的,结果变成了学“球”的,爱打球是好事,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可是身心都泡在球场上,就过了;帅哥靓女,日久生情,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微信往来,还会美其名曰,我们是正常的男女交往,我们会互相促进。不错,互相促进的事儿是有的,但那是属于极少数意志坚强者的美妙传说,与大多数人无关。爱情固然是世上最美丽的东西,但也是世上最消磨人意志的东西。所以,有情人比翼双飞的少见,折戟沉沙的倒是多数。在高中阶段恋得死去活来倒没什么,怕的是活不过来。
咱们是高二人,高二人不是“二”人,但不是“二”人却保不准偶尔做点儿“二”事。为了确保咱们不做“二”事,得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知自我。
先给大家普及一点心理学常识。学习状况不良的学生往往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有关。
首先,学习状况不良的学生之所以表现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就是因为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
其次,习得性无助感的不良后果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动机、认知和情绪三个方面:
第一,习得性无助感使他们不再积极作避免惩罚的尝试,在学习任务面前显得呆板、倦怠,似乎认输了,消极等待环境给他们安排的任何事件。
第二,认知功能受到障碍,学习能力明显下降,即使其在一定的学习活动中因为自己某一举动而获得了成功,也很难看到这个举动能产生有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作用。
第三是情绪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绝望、沮丧、害怕、退缩、被动、抑郁、神经过敏等,有很强的生理紧张反应。
所谓学习状况,并不仅仅是指考试成绩的优劣,还包括学习心态、学习成绩波动、学习方法、学习规划以及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了确保高二成为自己实现理想的加油站而不是滑铁卢,保持波澜不惊的稳定心态,制定完备的学习计划,探寻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优化自己的学习习惯。该读的作品要抓紧读了,该背的东西要抓紧背了,该补的缺漏要补了。一句话,把自己能够拿到的分坚决拿到手。和高一一样,一年的时间眨眼就过,高二不抓紧,到了高三,你至少得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还不一定赶得上人家。
二、避免“智力灼伤”。
我们经常说自己很受伤,你知道是怎么受伤的吗?这里需要对抱负问题多说几句。抱负水平是很主要的动力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抱负水平同人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有关。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抱负水平,而失败则降低抱负水平。
对于学业不良学生来说,一方面,由于他们不善于学习,学业上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会产生过低的抱负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往往把他们与成绩优异者加以比较,鼓励他们与优异者“竞争”,这实际上就为他们确定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抱负水平。欲速则不达,这种比较势必导致学业不良学生产生“智力灼伤”。为了避免这种智力灼伤,大家一定要坚持一个适合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为之努力奋斗不止,咬定青山不放松,但又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
三、建构策略性知识。
先给大家介绍点理论知识。学业不良学生的知识表征不恰当,就好像书架上的书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很难找出其中想要的一本那样,不利于知识的检索、提取和运用。不恰当的知识表征有可能导致知识的“僵化”,而僵化的知识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背景中才能提取出来,学业不良学生往往仅在与当初知识获得时的条件相似的背景中才能对这一知识加以应用,尽管本来它们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各种各样的场合。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知识主要分三类: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所谓描述性知识,指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指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使用的一些系列操作步骤或算法。学业不良学生的头脑中,不但缺乏这两类知识。而且缺乏策略性知识,即关于如何学习和思维的知识,主要表现为不能恰当地使用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由于只有在策略性知识的指导下,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才能更有效地被感知、理解、记忆,才能更有效地用来解决问题,对学业不良学生来说,策略性知识的缺乏,必然影响其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与获得。比如2014年湖北卷诗歌鉴赏题:诗歌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很多学生答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等,却不知道回答具体写早的内容,因而得零分。
有很多话想和大家说,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希望大家在高二这一年,奋发向上,不负理想。
(文:习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