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中小学教育的现状,通过生理、心理的科学分析,阐明教育首先要讲科学,不仅要遵循学生身体的发展规律,更要遵循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是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的。
〔关键词〕教育;科学;规律;视觉关注效应;驼峰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引导学生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要问教育的诀窍在哪里,诀窍就在这里。而我们的某些传统观念恰好是与之相违背的。
在汉字学中,“教”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左边是一个孩子,孩子的面前是卜辞,右边是一只高举着鞭子的手。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就是用体罚的方式强迫学生读书 。这种观念在中国流传数千年,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在当代,其影响之广危害之大,也到了令人 吃惊的地步。当然现在公开用体罚的手段教育学生是违法的了 (体罚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但是,由于对教育过程科学化的认识仍然不够,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往往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这些地区,从目的观的角度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受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影响的金榜题名似的升学教育,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教育过程仍然是带有明显蛮干迹象的准体罚式的教育 ;从人才观的角度看,是在培养一些 只会看也只能看老师眼色行事的带有明显奴性的“人才” 。中小学教育领域现在流行几句非常动听的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基层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并没有真正明白这几句话的真谛,往往打着为了学生利益的旗号,却干着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蠢事。
中小学教育首先要遵循学生“身”的发展规律。中小学阶段,正好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黄金时代,学校管理也好,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好,都不能以损害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同时,也只有遵循学生身体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搞好学校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却往往不是这样。比如说学 习时限,在很多地 区的很多学校,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达到了每周 9 0 课时 (每周在校学习7天,每夭 1 节早 自习,上午 4 节课,下午 4 节课,晚上 4 节 自习,每课时 4 0 分钟。连续学习三周以后放一天假,叫作放月假 。如果每课时 4 5 分钟,则每周 8 4 节)以上,这还不包括一些学校的年级组长、班主任要求学生 1 点以前到学校上的所谓“中自习” 。如此高强度超时限的疲劳战打下来,学生们的眼睛近视了,身体孱弱了,精神萎靡了。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也就是逼迫学生考大学而已,这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又比如说,即使在正常的学习时段内,一所学校如何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也有许多科学道理可讲,并不是学校哪个领导摸摸脑袋就可以随便定下来的 。
学习是一种高消耗的脑力劳动,葡萄糖是大脑运转的原始动力。人体中的葡萄糖主要来 自于人的饮食。当大脑摄入大量的葡萄糖时,其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就低 。科学研究表明,人吃饭后二小时开始,是学 习的最佳时段,而早晨空腹时是最没有效率的时段 。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就没有所谓“起五更”的早自习,国内许多省市也开始明令取消早自习。但也有一些地区,不但开早 自习,而且允许从年级组到科任老师层层加码,早之又早,表面上好像培养 了学生“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实际上做的是事倍功半的笨工,既伤身体,又无效率。而且,上完早 自习,又要吃早餐,餐后马上上课,由于血液集中使用到消化系统,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昏昏欲睡,又会影响上课的质量。又 比如班级人数的控制。教育学教科书上写得分明,每个学生在教室所占有的空间不能少于 4 个平方米,国家、各省都有 明确规定,中学每班不得超过 5 6 人,但在很多地 区,几乎所有的学校班平均人数都超过 了 6 0 人,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在高三招收大量所谓文化补习生,造成教师人员紧张,只好拼命增加学生人数,致使很多高三的班级学生人数接近或超过 1 0 0 人,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学生拥挤得转不开身,老师即使在讲台嘶声竭力喊叫,后面的学生还听不见。夏天满室汗气,冬天满室臭气。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为了学生的一切”的。
又比如说,是不是一定要天天坚持早锻炼? 让住宿的学生天不亮就起床进行早锻炼 (一般是跑步 ),这是寄宿制学校的一个所谓的“优良传统”。其实这个传统也未见得就正确。早晨,人体内缺水,血液浓度大,不及时补充水分就贸然进行剧烈活动,是十分危险的;有雾的天气进行锻炼也是不允许的。雾中裹挟着大量的有害杂质、病毒、病菌、在雾中锻炼有百害而无一利。有些城市的晚报甚至专门刊登告示,要求群众不要在有雾的天气里早锻炼。但在很多的学校里,即使是雾天,也要早锻炼 。研究学生的生理节律,看起来书生气十足,却是十分必需的。不依照科学的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想当然,凭经验,看起来井井有条,实际上却是蛮干。其实,要纠正这些错误是不难的,只要心中真正有学生,只要稍微关注一下科普书刊,就很容易办到。中小学教育更要遵循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情绪,必须照顾到学生心理,才能取得成功。比如美国的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教育实践 中发现的视觉关注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目光自然流动、关注较多 ( 目光交流达 1 2 0 次 ) 的三个区域,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如右图。
他经过潜心研究发现,只要教师的眼光关注学生达1 0 0 次以上,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期待感。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教学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作为一种积极的外部力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教师鼓励的眼光,赞许的神色,
会对学生的学 习活动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养成在课堂上有意用目光不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习惯,让学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这远胜于罚学生抄写 1 0 0 遍作业,远胜于敲着桌子大声训斥学生要听讲,也远胜于罚回答不了间题的学生长时间站在课堂上。夸张
些说,在课堂上,只有全体学生都感到老师的 目光像太阳一样照耀着他们的时候,教师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
又比如学生注意力的驼峰效应。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 4 0 分钟,而我们的一节课时间一般是40分钟。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现为如右图的曲线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开始时呈上升趋势,注意力最集 中的时候是每一节课的第 1 5 分钟左右,第15分钟以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到第45分钟时,几乎为零。这就需要老师们,
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注意力的第二个高峰。这样,在一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形成两个高峰,是为驼峰效应。实际上,有很多学校现在 已经采用每堂课40分钟制,这是很科学的课时制 。对照这个规律,我们就会发现,许多老师的做法是一厢情愿的蛮干。有人提前5分钟进教室上课,又推迟5分钟下课,甚至课间不下课,这样做不但没有任何价值,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而学习的主体一旦对学习充满厌恶,对拖堂的老师充满厌恶,那还奢谈什么学习效率。所以,除非全班学生强烈要求,老师决不能提前开课或拖堂。寄希望与时间加汗水,寄希望于狠“擂”学生,即使取得了某些成绩,那也肯定是短命的成绩。
又比如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以正面鼓励为主 的积极暗示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而以挖苦讽刺为主的消极暗示则会严重损害学生的 自尊心、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但有的老师在很多情况下却不自觉的使用消极暗示的方法。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我刚刚讲过的东西,怎么还不会?”这是经常出现在有些老师嘴边的一句话,在老师看来是很轻的批评,在学生的心理上却留下了“你真笨”的暗示;更有甚者,还有使人沮丧的训斥、令人难堪的羞辱和让人愤怒的嘲弄与谩骂。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接受这样的消极暗示,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教育心理学证明,9 0 % 以上的学生智商是基本相等的,之所以出现后来的各种差异,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这些 非智力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学到高中有的学生反复受到各种消极暗示,从而在头脑中形成 了“我不聪明” “我很笨” “我不如别人”等固有观念,以至于基本失去了学习 内驱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古人说,天子一言,皆关民命 。其实,老师一句话,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啊。
又比如强化问题。强化是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之后,运用各种令人喜欢和愉快的事物给其以奖赏,从而减少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或者当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之后,撤去某个令人不快的甚至是痛苦的刺激物,或让其离开一个情境,从而提高该行为的发生率的方法,就是强化。对学生的优良表现教师及时的赞许、肯定,是正强化;当学生出现某个不良行为后要给他一个令他厌恶的刺激,也就是惩罚,学生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就会竭力表现出与该行为相反的 良好行为,是负强化。强化运用得当,能起积极作用 ;运用得不好,消极作用就不可忽视。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见到一种奇怪的现象:节假日,几个大人在一起打牌,孩子跑来要求家长报词听写,这本是很正当的要求,但家长忙于方城大战,不予理睬,孩子无奈,只好哭闹要求,而这哭闹之法却引起了家长的注意,
于 是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发现哭闹是达到 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这种方式要挟家长,孩子的任性就是这样被强化出来了。最近《楚天都市报》报道,一个 8 岁的孩子以跳楼来威胁家长,要求买游戏机,在要求得不到满足后居然真的从 4 楼跳下去,这多半是过去错误强化的苦果。学校教育中有没有这种强化不当的做法? 一个从不举手发言的同学好不容 易勇敢的举了一次手发言,却答错了,于是受到教师的嘲弄,从此你就别指望他会主动发言了,他甚至会对这位老师充满厌恶情绪;一位同学因全靠 自己做题而做错了一些题,受到批评,另一位同学却因为舞 弊得了高分而受到表扬,这是在强化什么? 学生过火地顶撞了老师,事后反复认错,老师就是不能原谅,这又强化了什么 ?以上是一点肤浅的东西,很零碎,不成系统,但是笔者从教二十余年的一些切身体会,说出来与同仁们共勉 。
(文:习 平)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