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礼仁 何谓“学困生”,简言之,就是在学习上存这样或那样困难的学生。如何让这样一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进步,享受成功,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零零六年八月,我接任了高一226学困实验班的班主任,尽管在接受之前,我已经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我们面对面地接触这些学生时,才真正切身感到了研究和转化“学困生”的难度,远远超出我们事前的预料。然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没有退却,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生当中,去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而引导他们走向进步和成功。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那段时间,我经过走访部分学生的家庭和他们的初中老师,以及问卷调查,同时和他们反复谈心,我逐步摸清了这些“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教育方法不当。要么要溺爱,让孩子从小就在百依百顺的“温柔”中习惯于“我即真理”;要么是粗暴,使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要么就是放任,孩子在“自由”中疏远了感情,养成了懒惰也养成了散漫。 家长行为不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已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但为数不少的“第一任老师”却不知不觉地以自身并不美好的言行影响着孩子。胸无大志、工作懒散、趣味低级、生活平淡、言谈粗俗、沉迷赌博,如此等等都是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家庭离异。真诚和睦的家庭,不但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夫妻经常打架吵架,无疑会在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阴影,扭曲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由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中的“学困生”。初步调查,我们班就有七个这样的学生。二、学校方面的原因1.教师的歧视。这是我在一次对“学困生”的问卷调查中获得的“惊人”发现。相当多的“学困生”诉说,他们从小学起就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所为,但后果却是不但使这些学生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2.教学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上的“一刀切”。“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教学优良传统,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习惯于让所有学生“齐步走”,把对试验班学生的要求与对普通班学生的要求等同起来,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后进”。3.多次尝试失败。人们常说:“失败为成功之母”。但对相当多的“学困生”而言,失败是失败之母。面对他们第一次“失败”,教育者并未予以应有的心灵抚慰和学习帮助,致使沉重的自卑感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如此恶性循环,本来可以学得不错的学生,成了教师眼中的“笨蛋”!三、个人方面的原因1.迷恋网络。据调查,班上有近一半的学生迷恋上网,有的学生已经不能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 2.体质脆弱。体质较弱或身体某些方面的疾病,自然会导致孩子的学生成绩不佳,以至成为“学困生”。3.智力迟钝。个别学生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也是他们学习落后的原因。4 情商粗放。 学困生大都自觉性较差,在他们身上一般存在着“三差”的毛病,即习惯差,毅力差,方法差。 我粗略地将“学困生”的成因作了个大致的划分后,初步认为,在家庭、学校和个人三者中,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原因占主要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推家庭。但我对科任老师们说,作为教育者,我们在研究“学困生”时,却应该也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方面。 作为班主任,我在转化“学困生”时,首先必须把他们放在整个集体教育中来考虑。在转化“学困生”的具体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学困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学困生”们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面对他们,我总是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做人的尊严。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这种“爱”不是故作的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不然,“学困生”仍然会觉得老师对他是另一种形式“另眼相看”。其次,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来自学生集体,要让“学困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2.唤起向上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名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学困生”同样适用。每当我自己感到学生不听我的话时,就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帮助学困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我把“励志”作为班训的一个重要内容。3.引导集体舆论。每当读到或听到关于某一位班主任如何如何长期无微不至关心或苦口婆心帮助某一“后进学生”的经验时,我总是纳闷:怎么帮助“学困生”成了教师一人的孤军奋战呢?集体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呢?事实上,比起教师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因此,我一直非常注意尽可能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我常常利用晨会,班会,读报等集体活动时间,将每次大型活动中同学们评出的积极分子、优秀学生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同时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我从不利用这些时间单独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 在转化这个班的“学困生”过程中,我采用过的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有:1.写家校联系本。让“学困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学困生”的当天表现(纪律、作业、进步、问题等)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让“学困生”带回去给家长看。2.填报喜单。每当新学期开始,我便印制好一沓学生进步报喜单,然后在每月末发给本月进步明显的“学困生”,让他们带回去向家报喜。这种做法从2004年开始至今,效果非常明显。有个叫陈雪婷学生,以前语文成绩不太好,我知道后找他谈心,并让他担任科代表,学习成绩一有进步就给家长报喜,后来学语文积极性非常高,2006年中考成绩达到了省重点。3 制定“铁规”。我把班规叫铁规,就是一旦制定通过,全班同学包括班主任一律遵守,不得例外。每担接任一个新办,我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制定一个符合全班实际的班规,起草之后,交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然后执行。2006年我们班经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实施以来效果很好。4.集体评议。不定期由全班学生评选“最近表现最差的同学”,再让班长当场公开结果,并对有关同学提出批评和希望;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在班上评选“最近进步最大的同学”,仍由班长当场公布结果,并对进步大的同学发奖或发报喜单。根据我的体会,这样前后两次评选活动的当选者往往是同样的学生。每月根就量化评估结果,由全班同学评出优秀生和干部,让全班同学在集体的活动中接受教育。5.写“自我反思”。引导“学困生”自己战胜自己并体验其中的乐趣。我常常在某一“学困生”做了一件他以前不容易做到的事之后,请他写《我的反思——记一次“战胜自我”的经过》,然后在班上朗读,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当学困生翻了错误,我很少批评,而是叫他们反思错误的原因,将转化工作做到学生心灵深处。6.安排当干部。为了让“后进学生”也有体现自己尊严和才能的机会,我有时鼓动班上同学选他们当班干部,或者给他们安排一个“助理”、“干事”之类的“职务”。他们一旦有较好的工作成绩,即让全班同学给他们以褒扬和鼓励。7.对手竞赛。让每一个“后进学生”都找一个与自己各方面情况接近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在纪律、学生等方面展开比赛,并定期让全班评比。8.推荐好书。有针对性地给有关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并定期和他们一起讨论阅读体会,以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精神生活。 转化学困生,当然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便是抓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是难点,但也是重点。我和我的同事在这方面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一般的教师往往认为,“学困生”的学习之所以欠佳,是因为其行为习惯不好。这种认识当然不错,但并不全面。通过我对“差生”的观察与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差生”的行为习惯不好,其实是由其学习成绩欠佳造成的——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由于家庭文化背景、个体智力状况以及学生性格差异等因素,某些学生在学习上落下一大截:知识欠缺、能力低下、学习成绩分数总是不及格……试为这些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面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他一窍不通,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束手无策,他能不胡思乱想、调皮捣蛋吗?因为学生首先是人,需要一种精神寄托。既然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精神乐趣,这些所谓的“学困生”必然会通过其他令教育者头疼的不良行为来体现自己的存在。 由此看来,欲转变“学困生”,除了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科学严格的行为规范外,还应帮助“学困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并以此树立起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说到让“学困生”获得成功感,不少教师会感到难以企及。的确,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要让所有“学困生”“达标”(主要是“达”中考和高考之“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注定要让一部分学生失去成功的欢乐,乃至失去人的尊严!既然孔夫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既然苏霍姆林斯曾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要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既然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是面对所有学生,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充满真诚地帮且每一位学生获得求知的乐趣进而享受成功的快感。。实践证明,对“学困生”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巨过程,不可能一挥而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协力同心,苦苦求索,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神圣而光荣的重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