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部门

教科资源

初中生心理冲突与教育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3日 00:00

初中生心理冲突与教育策略研究

成果号:WJK2011A199

单位:武汉市武珞路中学

人员:郭倩华 李继雄 李红峰 罗 靓 游歆雨 刘先利 张 翼

王家伟 姜 岚 雷以学 李 劢 王 颖

一、问题的提出

(一)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方针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而培养优秀的人才和接班人,前提就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为了落实好素质教育,我们除了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们提出了初中生心理冲突与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了解初中生心理冲突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帮助初中生调适心理冲突,提高他们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自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特殊地位,两个家庭的四个老人,还有自己父母,六个人的宠爱聚于一身,导致许多独生子女性格的特异性。若家庭教育失当,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如:自我为中心,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任性骄横,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弱,尊重他人意识偏低。因而,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另外,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不同步,加之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随他们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的基本需要与外在许多条件产生矛盾。初中生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心理冲突,当心理冲突出现的频率很大,每次持续的时间很长,紧张焦虑痛苦的程度很深,就会导致心理问题,这样影响着他们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

(三)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武汉市重点初中,连续10多年来中考质量是全市第一,这样更吸引着武汉三镇资优学生的眼球。2002年以前是以择优考试来选拔学生进入本校,而2002年以来,采取“电脑派位+自主招生”两种方式招生,每年自主招生和电脑派位按一定的比例招生。因此,资优生多,电脑派位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借读的学生更多,学生学习基础、个人修养和心理素质良莠不齐,各类成功人士的子女特别多,这些成功人士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据数据统计,我校学生家长是政府机关干部的占15.79,国有企业干部22.81,私有企业老板23.68,其他领导干部14.91,共占77.19,其他的占22.8。学生之间竞争压力非常大,学生抗挫力又不强,自2002年以来,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虽然在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据调查在3%-5%之间),这个比例对于一所规模较大学生数较多的学校来说,绝对人数是不容忽视的。每一个孩子就是每个家庭的整个天,孩子成不成栋梁之才在其次,但心理不健康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极个别的学生还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更不谈学习,这样会使一个家庭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会带给这个家庭灾难性的影响,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大。

一个学校要良性发展,靠的是社会口碑,社会口碑主要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力,而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也有着直接的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从国外心理卫生运动的三个阶段来看,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与个性,成为当今世界心理健康运动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20世纪20年代后国外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迅速发展起来,半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地带在美国,而且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推广普及和管理,美国一直居于世界前列。50年代后期,在埃里克森的生命全程发展观的影响下,美国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者又强调对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直至今天,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已成为世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致认可的重要模式。发展性理论的提出成为当今世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突破。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强调个人本位,服务于个人需要,帮助个人发展,但其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印度、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也都吸纳了美国的成果。二战后,美国的学校心理咨询迅速传到日本,并开始 “心理辅导”一词。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有较好的品行,并为社会所接纳。他们的学生辅导不是以改变个人的个性或环境为目的,而是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体制。这种理论带有东方文化的色彩。为大多数亚洲国家所认可。

(二)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概况

国内20世纪20年代引进了西方的心理学著作并倡导心理卫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被视为伪科学,80年代出现转机,90年代初期《心育刍议》引起关注,导致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早开始实践的是上海、天津、北京、武汉、南京等大中城市。上海的一些学校还成立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已形成了心理辅导模式,即:“以了解每个学生为前提;以创设良好氛围为基础;以班级管理为单位;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目标”。还制定了辅导工作五大原则,即:“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防治想结合;个别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帮助与自助相结合;尊重和理解相结合;聆听和疏导相结合”。

湖北省以武汉市为龙头在全国较早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为在全省推广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成立了武汉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并在全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发动,组织专业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三)近十年国内对初中生心理冲突和教育策略的研究概况

通过相关文献查询可知,近十年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初中生心理冲突和教育策略的研究十分关注。国内既有对初中生心理冲突和教育策略的总的研究,也有对初中生心理冲突和教育策略分阶段性的研究。

例如:杭州十四中的《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冲突与消除对策》,傅文弟的《关于帮助中学生调适心理冲突的建议》邱艳红的《中学生心理冲突的应对措施》平顶山市卫生学校的尹玉红《青少年的心理冲突与矫正》等,都是对初中生心理冲突的总体研究。

又如:重庆市万盛区教师进修校的石泽洪《浅谈新时期初二学生心理特征及对策》。国内还有对初中生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冲突的研究,如泰山教育学院教育系的《后进学生的心理冲突与调适》。

但是对于像我们这样资优生多的优质初中来说,学生心理冲突与教育策略的研究甚少。所以,我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仿。

我校是连续10多年来中考质量全市第一的名校,学生之间竞争压力非常大,学生抗挫力又不强,强势家长也多,期望值很高。我校学生的心理冲突问题很值得研究,这种研究也很有价值。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路径

(一)研究对象

我校初一至初三的学生

(二)研究目标

1. 了解初中生心理冲突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

2. 帮助初中生调适心理冲突,提高他们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其更加健康的成长。

(三)研究内容

1. 初中生心理冲突的内涵。

2. 我们把初中整个阶段分成初始阶段、中期阶段和毕业阶段,初中生在三

个不同阶段中心理冲突的突出特征和形成原因。

3. 调适初中生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美国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的《动机与人格》一书,寻求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支持。同时学习了王晓春著《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李子勋著的《陪孩子长大》、刘儒德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武志红著的《为何家会伤人》等书籍,还查阅了近十年来的国内有关心理冲突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学习借鉴。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和新的发现。

2. 调查研究法

为了了解初中生心理冲突的特征,运用《SCL-90自测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再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研究的需要,自设调查问卷,通过家庭走访、学生谈话、心理咨询、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冲突的有关问题,研究初中生心理冲突的特征和成因。

3. 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法

课题小组成员收集本校各年级心理冲突严重的学生案例,对这部分学生建立档案,并通过与当事人访谈及其家庭的走访的谈话记录,对个案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探其形成原因,寻其解决策略,并付诸实践,观其效果,写出个案报告。

4. 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者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通过学习借鉴和自我总结出教育策略,又在教育教学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去反思、去优化、去创新教育策略。

(五)研究路径

通过查找文献了解心理冲突的概念→用《SCL-90自测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自制调查表调查研究初中生心理冲突特征和成因→实践中探索调适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再用《SCL-90自测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验证调适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的实效性→推广调适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

(六)研究的主要过程

2008年4月,提出立项申请。

2008年7月,课题获准立项。

2008年8月,理解课题关键词,快速成立课题小组并制订有序的工作计划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2008年12月9日,举行课题开题论证会。

2009年2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与主题相关的问题研究,在探索中前行。

2009年3月,组织选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确定了“在学习中研究,在实践中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进行实践和研究。

2009年4月,请专家到校指导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2009年5月,课题组成员统计调查结果并撰写调查报告。

2009年6月,课题组成员自主学习理论,并在学习后有所体会,开展一些活动。

2009年11月,更换课题负责人。

2009年11月,新的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学习研讨并撰写中期报告。

2009年12月9日,课题中期检查。

2010年10月,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SCL-90自测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调查表调查,取得数据并分析数据,再在访谈中,研究分析初中生心理冲突的特征和成因。在心理辅导实践中,探索出调适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

加强心理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研究,摸索出一套相应的教育策略,在实践中创新。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探索调适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并在实践中验证这些方法。

定期召开课题讨论会,交流心得体会且细化下一步工作任务。

2011年3—4月,回访心理冲突严重的被帮助的学生,第二次做《SCL-90自测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验证调适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的实效性。

2011年4----5月,进一步做学生的回访,设计和调查《初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并作出分析。

2011年4月,邀请华师心理系博士孙灯勇博士指导撰写结题报告。

2011年3月---5月,进行课题交流活动。本课题研究始终都很注重交流学习。多次与区内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学习文华博雅教育,25中阳光教育,粮道街的希望教育,三角路的信心教育,武汉市外校的同伴教育等。并与中北路、水二中同类课题进行横向交流。

2011年5月,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和成果进行整理,整理成《心育之萌》的研究报告集。

2011年4月,对整个实践研究进行系统总结,整理研究材料,在孙冬勇博士的指导下,撰写课题报告。

2011年5月,邀请区科研处室、市科研所等有关领导及专家对研究成果做出指导性的意见和科学的鉴定,反复修改课题报告。

2011年6月,积极推行研究成果和进一步深化研究,并递交结题申请,等待结题。

四、研究成果

(一)课题概念界定

1. 初中生心理冲突

初中生心理冲突是指:优质初中的学生,心里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态度、情绪、目标和反应,他们既无法舍弃一方,也无法把两者协调统一起来,因而引起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

2. 初中生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之分

一般文献认为:人人都有过或现在正有心理冲突,初中阶段更是心理冲突的高发期。心理冲突使人不快、紧张、烦恼,甚至十分痛苦。

心理冲突常有常形和变形之分。我们研究的是常形的心理冲突。

所谓常形,即心理冲突出现的频率不大,每次持续的时间不长,紧张焦虑痛苦的程度不十分深,还能够有意识地去追求心理的平衡。

而变形,即心理冲突出现的频率很大,每次持续的时间很长,紧张焦虑痛苦的程度很深,无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们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是不懂得精神病理学的人难以理解的,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的典型特征。

适应能力强,抗挫能力强的青少年能正确对待心理冲突,变压力为动力,把坏事变成好事,适度的心理冲突反能促其发展成才。

但适应能力不强,抗挫能力极差的青少年,遇到心理冲突不能解脱时,烦恼会长期持续下去,就产生了疾病意识,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致使烦恼加剧,神经衰弱,可能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状况。

3. 教育策略

我们研究的教育策略是预防和调适初中学生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

(二)初中生心理冲突的总体表现

我们将武珞路中学所有学生初中成长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中期阶段、毕业阶段。课题组成员量体裁衣,自设了一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表。如:《中学生源情况调查表》《新生学情情况调查表》《家庭教育调查表》《八九年级学情调查表》《青春期心理健康调查表》《初三年级学生临近中考心理测试》《初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个别访谈、小团体心理辅导、学生教师访谈,寻访家长等调查方式,我们研究发现初中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理智和情感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1.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初中生正值青春年少,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期待,这种期待是美好的,是理想化的,因而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开朗,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然而,随着他们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意念逐渐变强,社会化程度步步提高,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那么,理想化的观念将受到根本性的挑战,这样,势必造成他们心理上与行动上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1)对未来的高期望与对现实的低评价之间的矛盾冲突。(2)自我发展独立意念很强与自由发展空间太小之间的矛盾冲突。(3)个人基本需要和现实社会束缚之间的矛盾冲突。(4)上进心强、独立性强与时有的惰性、对他人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2. 理智和情感的冲突

近十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青少年营养状况、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学生青春发育期普通提前。女生,部分在小学高年级已步入青春期,初一时半数以上进入了青春发育阶段;男生,大部分初一、初二也基本上跨进了青春期的大门。

然而,学生心理上的发展并未与生理发育同步而行,再加上我国青春期教育犹抱琵琶半遮面,也不同步, 家长、老师对学生的巨变也缺少心理准备。社会上良莠不齐的书籍和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身心也有不少冲击,因而产生了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这类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1)性发育提前与性心理成熟滞后的矛盾冲突。(2)对异性的爱慕、渴望得到异性的赏识爱慕与自我克制、难以得到赏识爱慕的矛盾冲突。(3)渴求尊重理解与自我封闭的矛盾冲突。(4)强烈的进取心理与识别能力弱、抗挫能力弱的矛盾冲突。

3. 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它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每一个青少年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种希望也是自尊的表现。

可是当自尊心极强对事物的要求很高,同时又达不到他所预定的标准时,初中生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心理就会承受一定的打击。如果心理承受力很差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这种就是产生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冲突。

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1)好胜心强与能力有限的矛盾冲突。(2)心理压力大与承受能力弱的冲突。(3)期望值高与适应新环境能力差的冲突。(4)乐群与自我封闭自我防范的矛盾冲突。(5)渴望认可与被忽略的矛盾冲突。(6)做一个乖孩子与做一个另类问题少年的矛盾冲突。

(三)初中生不同阶段心理冲突的突出表现和产生原因

1. 初始阶段的心理冲突的突出表现

自尊与自卑的冲突。乐群与防范的冲突。上进心强与能力有限的冲突。期望值高与适应新环境能力差的冲突。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冲突,渴望老师同学认可赏识与被忽略的矛盾冲突。

这些冲突导致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敌对情绪严重,并出现强迫症。

经调查访谈分析出,初始阶段的初中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关键在于:(1)生活环境突变。(2)作息时间改变,学习时间延长。(3)学习课程增多要求高。(4)家长对自己期望值过高。(5)生生关系处于陌生、不相识阶段。(6)角色转换。(7)个体心理身体都准备不足。

2. 中期阶段的心理冲突的突出表现

自我发展独立意念很强与自由发展空间太少的冲突,上进心强独立性强与倦怠性惰性依赖产生的冲突,渴望异性尊重赏识爱慕与被忽略的冲突,性发育期提前与性教育滞后的冲突,情绪波动大与自控能力差的冲突,青春期的他们这几种冲突极为突出,因冲突时间长,频率大,程度严重,因而导致这一时期的学生较初始阶段的学生更为敌对,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甚至有些强迫症。家庭生活也因孩子的心理冲突较严重而质量下降,幸福指数降低。

这些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不同步。(2)社会多元化的影响。(3)应试教育考试制度对学生的束缚。(4)学校家庭青春期教育的滞后甚至空白。(5)个体自我教育能力有限。(6)心理准备不足。

3. 毕业阶段的心理冲突的突出表现

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进取心与挫折心的冲突,上进心感恩心与能力不够的冲突,冲刺中考与青春期驿动的冲突,单纯学习生活与内心丰富需要的冲突,这几种冲突在毕业阶段极为突出。因冲突时间长,频率大,程度严重,因而导致这一时期的学生较初始阶段、中期阶段更为敌对,人际敏感和抑郁、焦虑,并有较严重的强迫症状。

这些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初中生们竞争意识更为强烈,他们还迫切希望用自己的满意成绩来报答生他养他的父母,报答为他们辛勤培育的老师。然而来自于同龄人的竞争压力极大,内心很压抑,虽然努力却能力不够,就会产生种种心理冲突。

(四)调适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

经过研究与实验,又针对以上初中生心理冲突的特征和成因,我们探索出调适优质学校初中生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包括:一套宏观的调适初中生心理冲突的整合模式、一组中观的调适初中生心理冲突的阶段性的行动方案、一串微观的调适心理冲突的教师策略。我们在研究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创新。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在实践中验证了这些方法对于调适初中生心理冲突的确行之有效。

1. 一套宏观的调适初中生心理冲突的整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四个构建组成的。即:

(1)构建价值——目标——行动相照应的心育蓝图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初中生都是有理想,有朝气,很阳光的群体。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生活充满激情,是理想化的群体。但是进入初中后,突然间,他们睁眼看世界,用自己的眼光观社会百事,但因缺乏理性的,辩证的眼光,使得他们对现实极为不满,评价极低,他们常常因为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就以偏概全,而把整个社会看成一团糟,全面否定现实生活,也极大降低了自己生活的热情,正如他们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失去了进取精神,甚至脆弱得失去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因此,构建价值——目标——行动相照应的心育蓝图,对整体中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价值观”就是学生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事万物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目标”就是学生对自己的成长所期望的成果。有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之分。梦想、理想通常是大目标的另一称呼。“行动”指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行为。

构建这一心育蓝图的具体行为是:班主任帮助学生树立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指导他们树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让他们生活有目标,学习有奔头,情绪很饱满,发展有张力,再指导他们将这些目标一一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例如:调查跟踪的09届11班,许多学生在社会和父母影响下,他们读书功利心极强,心态极不平和,心理冲突严重的学生偏多,我们帮助他们构建价值——目标——行动相照应的心育蓝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学第一天在《家校联系本》上,按学期计划,从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审美情趣,学习状况,运动状况等几个方面,写上家长寄语、自己目标、老师寄语,帮助他们构建心育蓝图。在构建蓝图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两年的实践,的确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学习的目标更具体,也容易落实在行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家长的好评。这样就可以预防和调适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心理冲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乐观自信,积极进取,享受人生拼搏的乐趣。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心育网络

我校是武汉市重点初中,连续10多年来中考质量全市第一,这样吸引了武汉三镇资优学生的眼球。“一个优秀的学生背后有一个优秀的家长。”许多家长在智力,工作能力等方面较超群。文化程度很高,然而强势家长也多,期望值很高。据《新生生源调查表》可知82.61的家长要求孩子考入华师一,省实验,二中这样一类的重点中学。

各类成功人士的家长,性格强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学生之间竞争压力大,学生的抗挫能力不强,学生、家长的心理准备都不足,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有一个很和谐的交流平台。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心育网络,有利于了解学生心理冲突的特征和心理冲突成因,更好地探索出预防和调适心理冲突的教育策略。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心育网络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A、各班建立学生QQ群、家长QQ群, 家长老师都参与《家长100社区》、老师博客、家长或学生博客、电话联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一个和谐的心育交流网络。

B、我校各班班主任每天利用《家校联系本》与家长、学生建立交流的平台。

C、学校尝试着开办了家长学校。每学期都有目标、有主题、有创意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树立家长陪孩子成长的理念,提醒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家长优化家教方法,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家庭心理辅导水平。

D、各年级各班级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亲子活动、家教教育讲座、“班会课开放”活动。例如:初始阶段,国庆过后,我校组织新年级全体学生的家长会,主要目标是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初中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中期阶段,三月初,分别组织八年级女生和男生家长举行专题活动,目标是如何让孩子平稳渡过青春期;毕业阶段,五月初组织九年级家长会,目标是:面对选择,从容不迫;面对挑战,激情四射。还有丰富多彩规模各异的“亲子活动”等。

在家长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学校、老师、外请的心理专家给家长上课,家长也给老师、专家上课。在交流中,分享良好的育儿经验;在交流中,也探索教育失策的原因,并且利用网络推广我们的教育成果,与社会上其他教育者,其他家长交流,构建一个和谐的心育网络。

实践证明,我们这个网络促进了家校和社会的合力,例如:我们邮箱里有许多家长发给我们参考的心育材料。华师校报的一位老师也是我们的家长,武大图书馆的一位老师也是我们的家长,都给我们不定时的提供一些期刊资料,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心育能力,给学生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3)构建环境——学科——活动相渗透的心育载体

一位美国教育家在论述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形成时谈到三条途径:一是靠正规课程教育,二是靠非正式教育,三是靠隐性课程教育。

课题组老师们认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那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在各学科学习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为全校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心育氛围,这对预防和调适心理冲突有很大的作用。

构建环境——学科——活动相渗透的心育载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A、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首先创建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我校校园虽小,建筑布局陈旧,但我们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进行校园绿化、美化,使每一处风景典雅别致。近年来,我校除规范建设教室、实验室、功能室外,还完成了图书馆、饭堂、礼堂和体育馆的改造工程。

再次创建有人文内涵的物质文化。走进校园,宣传橱窗里的教育目标庄严醒目,时时提醒学生;科技楼上的校训常常激励学生;在门厅上方的电子宣传窗每月一换,宣讲着不同的教育主题,各大楼的墙壁上张贴着名人画相,名人名言,学生美术作品,让学生在物质文化环境文化中修身养性。

B、以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预防和调适心理冲突。

课堂是学生收获知识,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地方。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素质,不可能通过每周一节的心理辅导课就能培养出来。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不是单靠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我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 教授认为“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化的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是学校,主要是教师。”每一个任课老师都应该也是学生的心理教育老师,这种理念应该让所有老师接受并主动的承担起心理教育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课题组也是许多学科老师组成的,他们分别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心理实际进行教学,例如:政治游老师利用思品课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英语刘老师英语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李红峰校长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 雷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调适心理冲突,郭老师在语文《杨修之死》教学中深谈人格教育。

课题组老师带动全校老师,在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课堂中优化人际环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教学环节中渗透预防、干扰或调适学生心理冲突的内容或环节。

C、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有利于预防和调适初中生心理冲突。

学校定期开展秋季运动会、艺术节、春游、红心基地社会实践行、冬季三跳比赛、篮球联赛,趣味体育活动,“六一”校园集体舞比赛,“十一”“十二九”歌咏比赛,元旦师会联议会,各种小型比赛如:美术、书法、手工等,广播操比赛等等,每一次全校型的文体活动,场面宏大,气势恢弘,成为我校的一次精神文明的盛会。

各班级的活动也精彩纷呈,有主题有创意的每周班会,每周一次的阳光活动。

以课题组成员王老师为主,带领全校美术、音乐老师组织了手风琴队、合唱队、管乐队、古筝队、舞蹈队、长笛队等艺术团队。

另外,学校团委团干学生会竞选活动、团校学习、团校主题活动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舞台,也为学生融入集体,学会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通过构建环境——学科——活动相渗透的心育载体,使我校德育与心育形成合力,使常规教育与心育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4)构建预防——辅导——保健相协调的心育流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将教育片面理解为学校教育,将学校教育片面理解为知识教育,把知识教育片面理解为应试教育,把应试教育片面理解为分数教育。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因此,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把“心育”工作(即将人培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在分数教育之上。没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的人何谈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呢?

我校过去在工作计划中,从来没有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其中,学校教育与管理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自本课题立项和研究以来,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就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了学校工作重点,并强调: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各项管理制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

有了学校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作保障,这就为全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铺开了一条宽敞的大道。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学校工作制度的保障下,课题组的老师认真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冲突特征和成因,立足做好预防心理冲突的工作。在心理实践工作中,预防胜于治疗,防患于未然。课题组的老师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讲座,帮助学生预防心理冲突。对于心理冲突较严重的学生,我们课题组老师给她们进行个别辅导、定期辅导,每次辅导,老师都有计划,有策略,有反馈,使学生逐渐地走出阴霾,走向阳光。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在学校校长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学校心理咨询室——心语室。虽然条件不很专业,但以王颖老师为主,课题组成员为辅,做学生的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帮助有心理有困惑的孩子。2009年暑假学校专派课题组王老师参加了武汉市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学习,回来后,为我们课题组成员以及全校的班主任培训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带作用。

构建预防——辅导——保健相协调的心育流程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我们不定时期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帮助学生预防和调适心理冲突。

除了预防和辅导外,课题组通过学习研究得知,初中学生心理冲突的发生是有特别的周期性的。我们对一些心理冲突严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辅导调适,建立跟踪档案,孩子心理冲突调适好后,还重视预防他们的复发,因此,还定期做好保健工作,让孩子掌握自我调适心理冲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的方法,以乐观的态度去看他人,看社会。

因此,构建预防——辅导——保健相协调的心育流程是一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必要环节。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都有长足的好处。

2. 一组中观的调适初中生心理冲突的阶段性行动方案

我们将初中分成三个阶段,我们针对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冲突的特征,探索出一组中观的调适初中生心理冲突的阶段性行动方案。

(1)初始阶段,重点是暖心教育。

初中生刚入学时,既有换个新环境的兴奋,有长大了的愉快,又有对小学同学老师不舍的酸涩,更有对新环境怕不适的恐慌。据自制《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状态表》调查所知:66.67的同学对新环境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83.64的同学感到学习负担很重不适应。

面对新入学的初中生,学校教育的重点除了习惯教育、知识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该是暖心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A、知晓学生——教育孩子首先就得知晓孩子,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不知晓孩子就无法因材施教。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但又是千差万别的。

教育的细节决定教育的品质。面对教育的对象,我们要了解他们是一个有理想、有尊严、有需要、有潜能、有情感的群体。因此,身为教育者,我们在初一新生入校后,要尽快地知晓每个学生的千差万别。

知晓学生,具体方法就是要知晓学生的方方面面。如:家庭情况、身体情况、居住环境、上学路径、起居习惯、家长愿望,个性特点、人生理想、心灵渴望、兴趣爱好、阅读内容、学情状态,交际能力、运动能力、记忆能力、思想储存内容、行动方式、应变能力、接受能力、语言能力、内心困惑、朋友特点、成长经历等。特别要关注的是一些突发情况:转学,家庭突发事件,与同伴发生冲突、与老师发生冲突、考试前后,身体疾病、学生接受学校班级任务等。例如:11届10班有个学生英语口语不是很好,但他笔试很厉害,英语老师想促进他的口语能力的提高,就布置他下月早读领读。这个孩子自从接受任务后,对自己不自信,心理冲突严重,接连一周时间衣食不安,班主任察觉后,及时调整,使他快速调适过来了。又如:11届17班一学生阅读面广,但是思想太追求唯美,厌恶生活中一切他自以为俗的东西,理想与现实冲突严重,班主任雷老师及时引导他看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观念,帮助他调适因理想和现实引起的心理冲突。

我们设计了几种调查表,可以帮助老师们很快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中学生源情况调查表》、《新生学情情况调查表》、《家庭教育调查表》、《心理健康调查表》,并建立好电子档案。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个性差异、基本需要,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成长计划,帮助学科老师取长补短,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预防心理冲突,干扰心理冲突源,还可以很好的调适因上进心强与能力有限的冲突,期望值高与适应新环境能力差的冲突,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冲突。

B、赏识学生——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知晓学生后,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取其长处,利用每个细节或机会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很快的肯定自己,悦纳自己,也有信心与人交往,消除资优生多带给自己的过重的心理负担,也消除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渴望老师同学认可赏识尊重与被忽略的心理冲突。

赏识学生的具体方法:

a、要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对学生多一分赞美,少一分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自以为是。要让学生明白:不论高矮胖瘦,成绩好还是一般,不管家庭环境如何,每个孩子都是一首首独特的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展示着不同的风采。学校也开展了多种活动,如:你最喜欢老师的哪句话?等活动,促使全校教师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b、需改变评价方式,我校除了市、区、校各级的“三好生”评比机制外,还制定了个性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各尽其才。在个性化评比中,采取先自报,再他评的环节,让每个孩子在自报中认清自己的特质,又在他评互赏中看到同伴的特质。

c、将学生干部“终身制”改为“轮换制”,我校全面推广了“一日制班长”的制度给每个孩子约束自我,管理他人,服务班集体,提升自信心的机会。

d、我校将赏识学生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赏识学生,让学生心里暖洋洋的,学习生活都快快乐乐的。

e、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让学生写出所喜欢的老师的赏识性语言。

C、活动暖心———初一新生进校,我校每个班的学生都来自于武汉三镇的各个小学。《中学生源情况调查表》调查统计,每个班的学生来源于30个左右的小学,武昌区小学毕业的占90.91%,据调查数据得知,外区来的学生心理冲突在此时大于本区学生,面对陌生的教师,陌生的同学,他们更觉孤独,恐惧,焦虑,人际敏感,本区学生虽一样孤独焦虑,但有熟悉的朋友交流(有的是小学同学,有的是培优时的伙伴),可以帮助自己预防心理冲突或调适心理冲突。

在这一时期,学校管理一方面抓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更重要抓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防止外区来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让学生平稳过渡适应期,并尽量缩短适应时间。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学校、年级、班级都一定时间内开展大量活动,使学生很快地在活动中相识,相知到相纳,相悦,学生就很快融入新的班集体,新的班集体也就很快形成了。

例如:班级利用班会开展“相亲相爱一家人”、“向你介绍我自己”、“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班徽设计竞赛”、“班歌作词作曲比赛”、“我为班集体出谋划策”、“我爱我校”、“我是怎样科学安排学习时间”等多种活动,年级组织学生举办“演讲比赛”、“书法比赛”、“集体舞比赛”等,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国庆大型文艺汇演”、“校园风采主持人大赛”,学校团委举行“学生会干部竞选”,还有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即数学奥赛兴趣小组,语文作文兴趣小组。七、八年级以课题组成员王老师为主,带领全校美术、音 乐 老师组织了手风琴队、合唱队、管乐队、古筝队、舞蹈队、长笛队等艺术团队。在12月份时举行文艺汇演,美术大奖赛等。丰富了学生的初中生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舞台,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班集体,并为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平台,帮助学生预防和调适心理冲突。

(2)中期阶段,重点是慧心教育。

这一阶段是学生青春叛逆期。具体方法有:

A、认识青春——儿童时期,自我意识发展缓慢,过着与世无争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进入青春期,身体悄悄发生变化,心理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进入了青春叛逆期,此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青春,认识青春中的自己,大方地和学生谈性,谈青春,谈叛逆,此时,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该是慧心教育。

认识青春的具体方法:

a、通过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课传授青春期知识,让孩子们通过正当的渠道认识青春。了解什么是青春期,男孩女孩身体的变化特征,男生性特征,女生性特征,生命的由来,这样帮助孩子消除性的神秘感。

b、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青春期的需要: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性的需要,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爱,特别是来自于异性爱的需要,渴望尊重的需要等。

c、帮助学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外形,引导学生扬长补短,学会适当的打扮自己,多读书提升自己的气质,多运动增强体质优化体型。让自己充满自信。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关注自己的外形,但不要因为个子不高或太高、身体太胖太丑或其他缺陷,产生自卑感。

d、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青春期成长中的问题,如:性早熟、性延迟、恼人的青春痘、青春期手淫等不良习惯等。以免他们出现一些青春期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因为不知晓而产生的自卑自责的心理冲突。例如:游歆雨老师曾指导的一位学生,因为初三刚开学时,和同学一起传看一本杂志,里面写的都是青年男女谈恋爱的事情,从此他就分心了喜欢胡思乱想,并染上了手淫的坏毛病。觉得自己很无耻,是一个流氓,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冲突。后来,在游老师的帮助下认识青春,认识青春期成长中的问题也是正常的问题,因而消除心理冲突,走出阴霾。

e、举行青春期卫生知识讲座,青春期心理咨询,青春期科学知识竞赛,有关科技篇的观赏,参与青春期心理健康调查等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明白青春期的人的基本的需要,认识青春期的自己,更好的感受生命的美妙,增加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成人感,责任感,社会感等等。一步步地打破儿童模式,建立起成人模式。预防和调适因青春期带来的心理冲突。

B、享受青春——青春,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青春,因为它带给人的是美妙,是想象,是精彩,旺盛的精力,充沛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斗志,是逐渐趋向成熟的健美个体,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享受青春。享受,即感受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不要让青春虚度。

具体方法:

a、开展主题讲座,社会活动,让自我意识突现,有强烈的成人感和责任感,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学生,逐步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感受青春的魅力。

b、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雅的审美观,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打拼,在打拼中坚定信心,坚韧个性,享受青春的精彩。

c、开展加强体育锻炼、阅读经典书籍、让书香浸润家庭、浸润学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排除心理障碍,调适心理冲突,激发生命的潜能,享受青春的美妙与活力。

C、奋斗青春——青春期学生显著特点是精力旺盛、求知欲也旺盛。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批判旧事物,崇尚新事物,爱标新立异,对人或事容易理想化并盲从,这也是部分青春期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对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轶事等常常滔滔不绝。

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旺盛的精力投入到远大理想的奋斗中去,或者让自己的精力挥洒在竞技场上,拼搏进取可以让自己忘掉青春带给自己的躁动,性冲动等。

具体方法,即在此阶段,学校多多举办各种规模的竞技活动。例如:学校艺术节,运动会,长跑比赛,跳绳比赛,球类比赛,各学科竞赛活动等。教学工作环节中,多制造规模大小不一的竞赛机会,让学生学习有兴奋点,生活有乐趣,享受竞争带来的快乐。

奋斗青春,生活因竞争更丰富多彩;奋斗青春,道路因拼搏更宽广开阔;奋斗青春,心胸因进取更高远澄澈。

(3)毕业阶段,重点是爱心教育。

这一阶段是学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中考)的阶段。具体方法有:

A、学会感恩——初中学生在毕业阶段,因三年的相处,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人与景之间都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据《初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得知:96%的即将毕业的学生很感激很留恋自己的母校。学生为了报答老师,报答母校,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当然也因此产生了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进取心与挫折心的冲突,上进心感恩心与能力不够的冲突,冲刺中考与青春期驿动的冲突,单纯学习生活与内心丰富需要的冲突等。

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的理解“感恩”,即为老师为家长为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的读书就是感恩。不一定人人拿第一,次次拿第一,才是感恩。学会克制自己不良的情绪,调适自己冲刺中考与青春期驿动的冲突,单纯学习生活与内心丰富需要的冲突等心理冲突。

B、正确定位——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68%学生目标锁定在华一、二中等省级拔尖学校,21%学生盯在十四中、武汉中学等省级重点学校,只有11%的学生目标在市级重点中学。其实最优的初中普高升学率才80%左右,重点率在60%左右,因此有近半的学生将自己的目标定的太高,而自己的学习能力又难以达到这一高度,这样就带来心理冲突,不及时调适,心理冲突加剧,可能会引发多种心理疾病。

因此,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学习能力,量体裁衣,制定好适合自己的目标,并放低姿态,心平气和地朝已定目标努力。在取得相应的成绩时,让自己看到希望,这样才能使情绪稳定,不致于心力憔悴,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和严重的心理冲突。

C、学法指导——面临中考有的同学复习有条不紊,有张有弛,学习很有章法。也有的同学到总复习时,面对大量的知识,常常顾此失彼,一片茫然,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

特别是底气不足的学生,面对一次一次的摸底考试,一科科一张张的试卷,储存的知识又不系统,做起题来,准确率不高。学生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

此时,课题组老师通过板报形式,利用学校的宣传栏,登出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制定阶段性的具体的复习目标和内容,优化复习方法。利用班会时间开“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让单科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还请各科任 老师多多做学科学法指导等系列活动,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他们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例如:08届20班一位学生三年来常常在班上倒数3名,老师在此时,帮助她制定目标,让她扬长补短,语文是她的强项,其他很弱,就量体裁衣,让她针对4月调考试题,个个击破,难题绕道而去,能做的题,一个不错,结果是她的语文A+1,大大降低她总位置值数,竟然顺利考入普高,家长师生都欢欣鼓舞。

我校在学生毕业前半年开始就更加注重分层教学,各主科老师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补课,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真地勤奋地学习,最后在中考中都实现了自己切合自己实际的美好的愿望。也很好地调适了他们在毕业期间所产生的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进取心与挫折心的冲突,上进心感恩心与能力不够的冲突等。

3. 一串微观的调适心理冲突的教师策略

在研究中,我们还有一串微观的调适心理冲突的教师策略。这些策略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维护自尊、学会学习、学会和异性交往等,这样更好地调适心理冲突。

如:文学沙龙法、故事启示法、构建精神家园法、激将法、提前预约法、温馨纸条法、照镜微笑法、移情别恋法、揭开面纱法、情景剧调侃法、降低门槛法、竖立梯子法、化急为缓法、化整为零法、利益计算法等。

(1)文学沙龙法

初中初始阶段,学生还没适应新环境,生生关系处于陌生阶段,为了预防和调适他们因此带来的心理冲突,可以采用文学沙龙法。

“沙龙”是来自欧洲的舶来品,法文salon的本意就是“客厅”。17世纪和18世纪,巴黎的文学、艺术,思想界人士,接受贵妇人的邀请,经常在约定的某个豪华客厅里高谈阔论,自由发表个人见解。所谈论内容包括文、史、哲、政法、宗教、艺术等等,正是这种自由的言论氛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产生了诸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一大批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后来人们把这种形式的聚会称之为“沙龙”。

新班级,可以利用中午、班会、课外活动等时间开展一些文学沙龙活动。让学生围绕每月规定读的一本文学作品,自由讨论,既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又有利于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还能调适学生渴望老师同学认可赏识尊重与被忽略的心理冲突。例如:小时候读过《丑小鸭》,初一再读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让学生有自己的新的认识,既可以提高文学作品品读能力,又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一箭双雕。

(2)故事启示法

初中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向善求美的群体,受多元文化影响,面对许多选择,个人能力有限,难以做出理智的判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启示法”,让他们在故事中去感悟去觉醒去筛选。

故事启示法,即通过讲述睿智的故事,可以是社会新闻、百姓真实的故事、心理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笑话等等,老师还引导他们深层次地分析故事,获取感受,在感悟中快乐成长,预防和调适心理冲突。

例如:讲述暴走妈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珍爱家人。讲述武钢三中毕业的华工学生谢丝丝的故事,告诉他们怎样处理亲情和同学之情,怎样帮助同学度过人生低谷,也很好地保护自己,使自己不受伤害。

(3)构建精神家园法

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变得更有知识,更有智慧,更有能力,变得更快乐幸福的过程。然而当孩子进入初中后,家长过高的期望值,学校单纯的分数教育,同伴激烈的分数竞争,使他们抑郁焦虑敌对敏感,甚至有强迫症症状了。

鉴于以上原因,教育者应帮助孩子在分数教育的大环境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疲倦时,在这个精神家园中停歇休憩、充电滋润、重获力量、重拾信心。

“构建精神家园”,就是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借助一个载体,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载体可以是集邮、剪纸、钢琴、二胡、十字绣等爱好,也可以是游戏、运动、阅读、跳舞等活动。让孩子劳逸结合,勤奋学习,快乐生活,这样才能调适单纯的学业压力与丰富的内心需要,自我发展独立意念很强与自由发展空间太小,个人基本需要与现实社会束缚等等所引起的心理冲突。

例如:09届11班学生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曹玉帛跳街舞,谢芳柏打电子游戏,卢剑秋上网收集笑话讲笑话,万铖睿沉醉于英文小说和拉小提琴中等等,这对学生的成长利多弊少。

(4)激将法

初中生中有个别学生聪明自负,当他们对未来的高期望与对现实的低评价之间,上进心强独立性强和时有惰性滋生对他人的依赖性这些冲突很严重时,就会变得萎靡不振,灰心丧气,逆反心理也特强,这时我们需要采用欲东故西的激将法来帮助他们。

“激将法”,即用刺激性的话或反话鼓励他们去做某事的方法。利用他们上进心强,自尊心强,聪明的特点,用“激将法”可以刺醒他们懒惰,无斗志,不思进取的不良细胞,使他们因自尊心受伤而被激怒,不肯输不服输的劲头就鼓动起来了。那些心理冲突就随风而逝啦!

(5)提前预约法

对进取心很强与个人学习能力不强,抗挫能力也不强,而产生的心理冲突的学生来说,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善待他们,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很重要。因此,可以采用提前预约法。

提前预约法,即私底下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并督促他背熟某知识点,理解某问题,再预约某上课时间,让他回答此问题或熟背某知识点。在预约的上课时间里,自然地不留痕迹的请这些学困生熟背某知识点或回答此问题,这样让他在同学的赞赏中尝到成功的甜头,收获自信,也使他心存感激,大大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在某同学身上,多次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能激发出他潜在的能量,能调适他们内心的冲突。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种提高预约法就是尊重学生的良好方法之一。

例如:08届1班有两个体育生,学习基础差,能力不强,他们也很苦恼,常常感觉压抑焦躁,有暴力倾向。为了帮助他们调适心理冲突,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班主任让各科老师应用提前预约法,使他们学习信心大增,劲头十足,对生活也充满信心。这种方法对学习能力差的弱势学生非常有效。

(6)温馨纸条法

进入初中,许多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意念渐渐变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自卑与自尊的冲突,当种种冲突,或某种冲突严重时,他们可能失去正确辨别力,失去理智,此时,我们可以用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温馨纸条法”,帮助他们控制住自己的情感,调适他们矛盾冲突的心。

“温馨纸条法”,即在学生冲动时,老师可以在一小纸上写上一句或几句温馨的提示语,悄悄地递给冲动的学生看,这小小的纸条,温馨的提示语,如绵绵春雨般,给正激动的学生降温,给那颗自以为受伤的心以温暖和爱抚。等他们平静下来再深层次地做调适工作。

例如:08届13班刘洋同学个头高,孔武有力,父母离异,敏感多疑,有暴力倾向,每当他冲动要作出异样举动时,老师一边叫大个子学生抱住他,一边递上一张温馨提示的字条,十有八九,他都能安静下来,过后再谈论这矛盾。

(7)照镜微笑法

心理冲突严重的孩子,敌对敏感,偏执抑郁,经常眼神飘忽不定,愁眉苦脸,眼光冷漠,表情呆滞。老师与他交流,他眼神躲闪,防范意识强,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采用“照镜微笑法”去帮助他们。

照镜微笑法,即引导学生对着镜子学会微笑,学会对自己微笑,学会对别人微笑。对自己微笑,即学会赏识自己,悦纳自己,走出自卑,走出心结。对别人微笑,增加亲和力,缩短自己与别人的距离,也使自己走出因心理冲突带来的心理障碍,忘记忧愁烦恼,也为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悦纳制造条件。

例如:11届12班一学生自卑敌对,敏感多疑,眼光很冷。辅导这学生时,首先指导他学会照镜子,面对镜子学会对自己微笑,对自己友善的交流,再慢慢迁移。

(8)移情别恋法

渴望异性尊重赏识爱慕与被忽略的冲突严重的学生,就会陷入单相思,一厢情愿难于自拔之中。我们就采用“移情别恋法”来帮助他们。

移情别恋法,首先认可他们的爱恋之心,但主要帮助他们情感从单纯的渴望异性尊重爱慕之中,转移到其他爱恋之上,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热恋他们兴趣的学科或热恋他们兴趣的运动艺术之上。教育之道就是安心之道。让他们在爱好书法,爱好音乐爱好数学之中定下心来,寻找新的情感场。忘掉单恋的对象。

例如:09届4班一个男生对班上某女生极为痴迷,自己也很困惑,也很想管住自己,可是无法管住,他主动求助心语室老师,我们知道他爱吉他,会书法,爱学习数理化,就指导他,让自己痴迷吉他、书法、数理化题海中去,让自己迷恋进去,没有空闲去想那张忘不掉的女生的脸。这种移情别恋法还是很有实效的。

(9)揭开面纱法

对于渴望异性尊重赏识爱慕与被忽略的冲突严重的学生,还可采取揭开面纱法。

揭开面纱法,即让他与单恋的同学做同桌,因为每天在校学习,生活,近距离的接触,那神仙姐姐已经降下凡间成为一个村姑了,或白马王子已经蜕变成一个邻家大哥了,神秘面纱揭开,就会让爱恋渐渐消失,减少其心理冲突。

例如:10届7班一对相互爱慕的男女同学,他们各方面都很优秀,互相爱慕后,也很纠结,觉得早恋的花不会常鲜。主动找到心语室,我们通过交谈指导他们都是看到对方的闪光点,我们采取揭开面纱法,即让他们坐在一起,近距离的接触后,那神仙姐姐已经降下凡间成为一个村姑了,白马王子已经蜕变成一个邻家大哥了,神秘面纱揭开了,男女间的神秘爱恋渐渐消失,减少其心理冲突。

(10)情景剧调侃法

青春期的男生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口出黄话,还做一些无聊的黄色动作。并以讲污秽语言,无聊动作为乐。这是性发育提前与性教育滞后的冲突,也是情绪波动大与自控能力差的冲突,所带来的不良言行。面对这种冲突严重的学生,可以采用情景剧调侃法。

情景剧调侃法,即将他和他污秽的对象与角色换成他的父亲或其他亲人与陌生人。在演绎学生不良言行的情景剧中,让学生大笑之后反思。再在学习生活中渐渐控制自己言行。

例如:09届一青春期的男生特好说黄话,濒于秽语症的边缘,影响极不好,自己也很苦恼,因为控制不了自己,家长很痛苦,也不知所措。辅导他时,我们采用情景剧调侃法,老师们扮演他们的故事,他做观众,结果自己在观看中有了觉悟,思想有了提高,再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走出了这个泥坑,家长也心存感激。

(11)降低门槛法

初中毕业阶段,很多学生进取心与挫折心的冲突,感恩心与能力不够的冲突,这些冲突严重的同学急需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这时,我们可采取降低门槛法。

降低门槛法,即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能力上的不足,放低要求,为他们量体裁衣,能力范围内的知识内容步步为营一网打尽,能力之外的内容学会放弃。其实现在的中考、高考题目难度大的不多,帮助他们明确升学目标与方向,勤奋努力,会使他们重拾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一定能调适他们的心理冲突,帮助他们走出考试的阴霾。

(12)竖立梯子法

有些初中生存在单纯学习生活与内心丰富需要的冲突。自我发展独立意念很强与自由发展空间太少的心理冲突。这些冲突很严重的学生,我们可以用“竖立梯子法”去帮助他们。

竖立梯子法,即是帮助学生竖立一架通往升学这一目标的梯子。这架梯子就是他们内心丰富需要,就是他们想自由发展的目标。

例如:11届15班一男生喜欢漫画,希望以后走漫画创作之路。我们一边鼓励他刻苦学习文化课知识,一边给他一点发挥特长的时间,并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使得他学习有劲头,生活有奔头,借特长这一梯子,快快乐乐地稳扎稳打地叩开高中的大门。

(13)化急为缓法

初中生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精力充沛,踌躇满志,可是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他们可能挫败得一蹶不振,也可以挫败后忿忿不平,狂躁不安。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化急为缓法”,帮助他们预防冲突,调适冲突,走出冲突。

“化急为缓法”,即是采用祖先治水的原理“专则急,分则缓”。我们就化急为缓,变重为轻,学会等待,学会分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消化,给学生一个过程,让学生渐渐平静,自我调适,慢慢走出内心冲突。

(14)化整为零法

经调查研究可知,个别基础不牢,学习能力一般的初中毕业生,在元月调考特别是四月调考之后,心情极为焦虑烦躁不安,内心里进取心感恩心与能力不够的冲突很严重。此时,我们应该采取“化整为零法”,帮助学生,指导学生。

化整为零法,即是一种优秀的学习方法。针对元月、四月调考试卷的题目,我们可以按照这两次调考的题型,将初中所有要掌握的知识,将其化整为零,按题型帮助这些学生一一突破,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考试能力,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找出疑点与重点,夯实过程,提高分数,提升自信心,调适心理冲突。

(15)利益计算法

初中毕业阶段,学生冲刺中考与青春期驿动的冲突,单纯学习生活与内心丰富需要的冲突比较突出。为了调适这种冲突,我们还可以采用“利益计算法”去帮助他们。

利益计算法,即让学生做一个精明的商人,将升学、个人情感发展,爱好特长发展享受生活等等因素摆放在一起权衡,时间投入到哪个因素上多,收益最大。做这种趋避两难的选择题,可以让学生在选择中幡然醒悟。

例如:08届22 班郭老师带班主任时,学生刚开始并不懂得珍惜时光,不知道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郭老师常常给他们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研究成效、物化成果和影响

1. 经过一年多的《初中学生心理冲突及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组老师帮助许多心理冲突严重的学生走出阴霾,走向阳光。

(1)第一次调查

在了解学生的心理冲突之前,课题组对300名初中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自评,使用SCL-90自测症状自评量表,作为调查研究的工具。(见下列:表一、表二。)经过一年多的预防和调适研究工作的实施,课题组再次对300名初中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评,仍使用SCL-90自测症状自评量表,作为调查研究的工具。

表一:

初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总分

因子均分

总分

因子均分

总分

因子均分

F1躯体化

16.375

1.375

16.71

1.396

18.72

1.60

强迫症状

16.72

1.68

17.83

1.79

19.27

1.92

人际敏感症

14.85

1.66

15.4

1.85

16.26

1.79

抑郁

20.07

1.55

21.2

1.63

22.44

1.73

焦虑

15.19

1.52

15.94

1.59

18.29

1.78

敌对

10.08

1.69

11.88

1.76

10.86

1.81

恐怖

9.56

1.37

9.71

1.39

10.43

1.49

偏执

9.31

1.66

9.76

1.66

10.41

1.74

饮食睡眠

10.06

1.49

10.38

1.52

11.70

1.67

自量总分≥160分人数

14

22

31

自量总分≥250分人数

2

3

4

表二: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因子≥2的人数

因子≥2的人数

因子≥2的人数

F1躯体化

14

12

20

强迫症状

26

29

39

人际敏感症

20

28

33

抑郁

21

21

29

焦虑

19

24

35

敌对

27

32

34

恐怖

10

12

15

偏执

17

25

32

饮食睡眠

17

19

24

(2)第二次调查结果

见表三、表四,与第一次调查数据的比较,见表五、表六。

表三:

初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总分

因子均分

总分

因子均分

总分

因子均分

F1躯体化

15.2

1.28

17.8

1.5

16.0

1.37

强迫症状

15.6

1.71

18.7

1.8

17.02

1.7

人际敏感症

13.5

1.51

14.6

1.6

14.08

1.9

抑郁

17.6

1.39

20.2

1.5

19.5

1.57

焦虑

13.8

1.44

16.6

1.61

14.1

1.5

敌对

8.7

1.49

10.1

2.1

9.6

1.6

恐怖

9.9

1.61

10.1

1.55

9.18

1.38

偏执

8.6

1.93

9.8

1.8

8.7

1.57

饮食睡眠

9.6

1.69

11

1.5

10.24

1.46

自量总分≥160分人数

8

15

14

自量总分≥250分人数

0

2

2

表四: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因子≥2的人数

因子≥2的人数

因子≥2的人数

F1躯体化

8

10

7

强迫症状

14

18

18

人际敏感症

11

13

15

抑郁

7

12

12

焦虑

15

13

12

敌对

7

14

13

恐怖

7

9

7

偏执

17

11

11

饮食睡眠

11

12

9

表五:

课题初和课题结束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比较表(一)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因子≥2的人数

差异

因子≥2的人数

差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