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部门

学科研训

是“不作为”还是“更有为”?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3日 00:00

是“不作为”还是“更有为”?

明亮

——《老人与海》探究教学感悟

探究式教学重在发现、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呈现式的授课方式,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主观预设上,希望通过在探究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自主能力都得到加强。但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一些现实层面的教学障碍突显了出来:

一、 语文的学科性特性:

语文不同于自然科学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通过观察、推理、实验等具体可观、可感、可操作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更多地要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情感体验,先在字斟句酌、篇章分析、情感体悟中建立整体把握,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对于自然学科而言,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素养、细致地品读,很难在探究层面上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更有为”。相对于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备课量要明显增大,重心由原先的“备课本”转移到“备课本、备学生”。在“备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必须预设几个具有梯级难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同时,无论是从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探究式语文教学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阅读、体味感悟、资料收集时间。如果教师不能咬牙让出时间,腾出空间,学生后续的探究环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在自己从教的班级中,文科生同理科生有差别,实验班同平行班有差别,这些差异都是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对比文、理科学生,前者探究焦点多会集中在文字体悟上,后者则集中在主旨或情感的发展逻辑上;对比实验班和平行班同学,前者多从学科探究层面提出问题,后者则注重从社会现实、伦理道德层面提出问题。那么,老师一方面要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问题,让这些问题在不同类型学生之间互通有无,共同解决。

三、 探究习惯的养成:

我们的学生,刚刚从中考的应试枷锁中解脱,又面临着高考的桎梏,他们的学习总是在应考的压力下急功近利地负重前行。那么,在施行探究学习之初,会有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甚至是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教师会让出那么多课堂时间让他们自己看文章、找资料,也不知道该从哪找问题,更不明白合作小组的讨论该如何进行。其实,在探究教学之初,不仅是学生茫然,就是教师自己,也会感到手足无措。在这个适应阶段,我们尽量一点点地在课堂中融入探究的元素,可以有最开始的一则讨论题,到一篇探讨随便,再到一节课的资料查阅,最终组建固定的探究小组。探究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之间,教师作为引导者,决定不可以急功近利;探究习惯的养成,更要注重坚持,教师自己更是要坚持贯彻,绝对不可朝令夕改。只有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推进探究教学,才能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学习能力。

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外国作品选修》是教师处理高中语文教材最为棘手的一块:一来由于直接涉及高考考点不多,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二来许多作品都是节选,在没有通读整部作品的前提下,学生很难建立起对作品的整体感把握,更谈不上发现、解决问题了;三来因为所选作品涵盖的流派众多、技法各异,教师的备课任务非常大,学生理解难度系数也很大。所以,无论是从教师还是从学生的层面出发,这本选修只有打破传统教学方法,让出更多的探究空间给学生,教师做好前期规划和后期指导角色,才能把本部分上得有成效。下面,我结合自己就《老人与海》一课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对探究教学的具体感悟。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本部作品情节简单、语言简练,学生们缺少阅读经验,读小说还停留在关注小说情节这个层面上,所以,他们很容易对本篇作品缺乏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同时,课文仅为节选部分。如果学生不通读整部作品,很难理解老人为什么会独自一人出海,为什么会为坚持捕鱼走那么远,为什么在遭遇大鲨鱼时那么坚强、乐观。只有通过阅读整部作品,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老人的困境、老人的坚持、勇敢、乐观,不是遭遇大鲨鱼才有的,老人的“硬汉”精神是他一辈子的生命积淀。

基于这个目的,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读作品,建立整体把握,从作品的整体去分析其中的语言、细节、主旨等各个因素。同时,我给出一节课的时间,安排学生去电子阅览室查阅海明威生平、《老人与海》的书评。从课前预习情况来看,每位同学都按照要求通读了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同学课前找我交流读后感悟和存在的疑问。课前,我已经收集到学生不同类型的问题便签四十多份,进行挑选和归类后,我确定了四个具有探讨价值的大问题,准备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在授课过程中,我紧抓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的特点;

2、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文本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这三个目标,正是学生课前提出的三大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适时引导、补充,学生自读品味、小组讨论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揣摩细节、自读品味、小组讨论,都很好地这三大问题。

最后,我在本课设置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难点:如何看待“硬汉”海明威的自杀问题。

为了让学生对此问题有更深的见解,我课前安排他们查阅解海明威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传奇人生以及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知人论世,了解和体会作者与《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这一形象的统一性,感悟海明威人生中的“硬汉精神”。通过了解海明威生平和解读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学生对于海明威的自杀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之间对此问题有了争议,而这也是我想引导学生思考而无法给出统一答案的难题。我只是适时地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除了卓越之外,我们怎样去看待平凡”,这是海明威之死留给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通过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生命的意义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实现人生的目标,同时也要享受生命的全部过程;既去追求创造卓越的不凡目标,也要能够享受平庸、平淡的凡俗阶段。

在分享完自己的心路历程后,同学们用掌声来表达了他们对我的支持。课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歪着头,很成熟地说:“思考追求,面对失败。”其实,何止是学生有这样的感受,我自己深有同感。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追求卓越,而卓越的标准就是捕获人生的“大马林鱼”,在学业或工作上拥有炫耀的资本。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卓越,有时甚至会很失败,像老人一样一无所获。于是,有孩子自暴自弃,有孩子极度失落而放弃生命。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觉得是帮助孩子们建构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这节课,我讲讨论重心放在“大写的人”的含义,讨论了对对手的尊重,讨论了维护自己和对手的尊严,更讨论了极为敏感的作家自杀问题。这些都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阅读技巧分析,而是深入到了孩子们的内心,真正地在做人的教育的工作。从课堂学生的表现和课后的反馈都可以看出,学生收获了一种思想的满足。达到了我期望通过本课让学生感悟并实践“硬汉精神”的情感价值目标。

课后,同行也肯定了本节课体现自主、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的做法。课前让学生阅读《老人与海》全文,即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使学生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更好地解读节选部分。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情况都不是老师在开课之初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所得,老师在讲课中穿插补充,学生关于“大写的人”的疑问,也是在查阅资料时产生的。课堂上,老师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95%的解读都是学生自己的体会和思考。达到了课前预设的三大教学目标。

《老人与海》的课文处理,只是在探究教学实践中的一次尝试。正如前文所分析的,语文的学科特性、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是从探究习惯的养成,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对中学语文探究学习的探索、实践,都是任重道远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