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部门

校本研训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讨论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4日 00:00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有效学习为基本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立足本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关注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为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教师成长的有效机制,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内涵,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观念先进、善于创新、教学经验丰富,教育质量上乘、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构建“学习共同体”,积极推进优秀教师群体建设,努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打造健康文明、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的教师团队;遵循“会上课—→上好课—→有专长”三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分阶段设计;同时以本规划为核心,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专业成长氛围,形成附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文化。

第一层次目标: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熟悉新课程理念,了解课程原理与发展趋势;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心理,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自我规划教育生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熟悉学校网站平台的使用和课堂教学技能,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促进教师较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

第二层次目标:通过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了解教育改革的趋势,掌握前沿的教育理念;能开发校本课程、参与校本课题研究;能充分利用、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掌握信息化技术,熟悉学校网站平台的使用,善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能有效经营班级,做好班主任工作,成长为骨干教师。

第三层次目标:通过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等形式,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有效进行教学评价,多元、发展地评价学生;形成良好合作意识,具备反思与写作能力以及表达与沟通能力,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第四层次目标:教师自主发展。教师能够树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熟悉并参与学校经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能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成为首席教师和名师。

(二)具体目标:

1、在五年内,逐步优化教师队伍,每位教师的能力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力争使5%10%以上的教师成为校首席教师,使15%25%以上的教师成为校学科带头人,使40%以上的教师成为校骨干教师,30%教师成为教学能手。在专任教师100%达到本科的基础上,力争具有硕士学历的专业教师。

2、编印教师教学反思集、论文集、精品教案集,为教师提供教学借鉴。完成教师精品教案网页,用精品课例支撑学校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出版专著等。

3、市级以上(包括省级、国家级)学科带头10人、骨干教师15人。

4、争创23个市级或省级先进教研组。

三、实施方案和举措

(一)、校本培训

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组织实施校本培训,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校本培训以教师为本,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学校一定时期工作的重点来进行,紧紧依托课堂,走“教、研、训”为一体的培训模式,让教师在学校和课堂中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难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发展。同时,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把一些教育专家、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对高中教育确有研究的同行请到学校来作主题讲座等形式,以此来吸收外部的新鲜经验。

以全面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要求,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教育反思能力。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注重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实践型、反思型教师;对于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使他们成为研究型教师;对于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以促进其教育研究、教育管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中心。通过五年努力,使全体教师成为符合教学规范要求的合格教师,培养出一支适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师,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专家型教师。

(二)、学历提升

鼓励青年教师在执教若干年后,攻读硕士学位,把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2010年起,学校每年力争选送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学位培训。认真清理曾参加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我市举办的研究生课程班的我校教师情况,完成课程班的学业档案及结业工作。力争2010年和西南大学合作举办一个研究生课程高级研修班,五年内,使在职教师的研究生(课程班)比例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青年教师培养

加强对35岁以下教师的培养教育,特别要按照《酒都高级中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评价方案》加强对200720082009三年大本毕业参加高中教学和中学教龄不足五年的新进教师以及当年学生评教后三名且评教满意率在70%以下的教师的培养教育;要求他们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学校根据个人具体发展目标,确定个人专业化发展方向。

具体要求和措施:确定个人发展具体目标。

1、实施二个注重:

1)注重理论学习提高和实践内化相结合;

2)注重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相结合。

2、开通三个渠道:

1)学习书本知识,学习他人经验,总结自己实践;

2)重课堂,坚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开展课堂大练兵等活动。

3)抓反思,学会实践后想一想、写一写、理一理、讲一讲。

3、搭建四个平台:

1)师徒帮带工程——为青年教师选导师;

2)教学论坛——做好一次论坛交流;

3)科研工作——发表一篇论文,研究一个课题;

4)青年教师大奖赛——分不同的教龄段设计比赛方案,每年进行一次。

4、完成五大任务:

1)做好一项管理工作(班主任、或指导一个社团、或教研组长等);

2)上好一节展示课(省、地、市、学校);

3)完成一项课题研究(一篇成果文章);

4)设计一项特色项目及成果(教育、教学、科技竞赛);

5)创设一个教育信息技术软件(课件、网页、资源库、博客等)。

(四)、特长教师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要有特色,学校教育是不是有特色则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是不是有特长。教师有特长是学校教育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欢迎的重要原因,也是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根本因素。

从结构上来看,特长教师具体分为科研和科技特长教师、育人特长教师、教学特长教师、信息技术特长教师、奥赛辅导教师、体艺特长教师等。从我校教师现状来看,我校学术型教师不多,为人称道的教育行家也不多,随着青年教师的增加,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挑起教学、教育工作大梁的任务也显得十分紧迫。我们必须敢于创新,抓住机遇,培养人才,推出新人,实施名师培养计划,闯出特长教师培养的新思路。

具体要求和措施:

1、制定特长教师界定标准,建立健全有效的特长教师评价机制,为特长教师的发展提供战略目标,促进特长教师的迅速成长。

1)、特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所教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渊博,熟练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所教学科前沿发展概况,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具有发明创新的行为,在教学上对本学科疑难问题有独特的见解,能用同学科其他教师所不具备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很好地接受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用独特而科学的方法激活学生持续的求知欲,与同学科其他教师相比,消费学生资源(包括时间、所购资料的费用等)少,育人效果好,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带有普遍意义和规律性的难题,深入进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中学教育领域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前瞻性。

2)、特长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特长教师不仅要在其专业学科领域某些方面具有一般教师所不具备的专业素养,还应具有比一般教师更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具有崇高的师德风范,奉献和协作的精神。这是发挥其特长所必须具备的素养,这也是特长教师发挥特长的关键素养。

2、建立发现教师特长的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学校特长教师的研究,在建立学校特长教师档案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特长的发掘;

2)在强化教师全员培训的机制中发现教师的特长;

3)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的过程中,激活教师发展其特长;

3、建立特长教师的激励和培训机制。坚持刚性的管理制度与柔性的人文管理相结合,一方面,改革对教师绩效的考核评价模式,在职称评聘中打破论资排辈的职称评审机制,对特长教师破格推荐,建立特长教师奖励机制。另一方面注重教师人格提升,关心教师生活和身心健康;坚持对教师的培养、指导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在学校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举办各种培训班,聘请专家、学者指导,资助教师培训进修,为教师提供学习、参与和发展的机会,鼓励教师拔尖,选派特长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培训,造就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五)、名师培养

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思想,采取得力措施重点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在市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名师,带动和促进全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以适应学校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具体目标是用五年(20102015)左右的时间培养一定数量的省、地、市级学科带头人和省、地、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措施:

1、组织管理。学校成立“名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教育、教学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人员组成名单另定)。其日常工作由教科处教务处负责。

2、经费保障。设立名师培养与科研补助经费,专款专用。用于培训、考察调研,科研等活动,以保障名师培养计划的落实(经费使用办法和标准另定)。

3、鼓励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袋。其日常工作由教研组负责。

4、打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校本环境。创办 “教师论坛”、“教师沙龙”,支持教师开通个人教育网站或博客。

5、建立名师培养对象的确认、培养、考核和管理制度。名师培养对象分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二个层次。凡符合名师培养对象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及培养办法另行制定)的教师,经本人申请,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并考核确认,即作为本校名师培养对象。在第一次确认工作之后,今后对培养对象的申请每学年确认一次。

附:开展“青蓝工程”, 通过“以中带青,以师带徒”,实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任务要求:

1)所有相关资料记到《青蓝工程成长手册》上

2)徒弟每月至少听师傅3节课。要求:有完整记录

有听课体会。

3)每月至少给师傅上1节汇报课。要求:

在成长手册上要有详细教案。

课后及时请教师傅,请师傅做点评,并做好记载。

在师傅点评基础上,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记载到手册上。

4)每月至少一次向指导老师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5)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每学年至 少要写篇教学案例或论文。

6)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将手册交教科处,教科处将统计检查通报。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

201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