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九)班的乐晟良。今天,我国旗话讲话的题目是《浅谈志愿者》。在刚刚过去的12月5日,也就是上周五,是国际志愿者日,又名国际义工日。1985年,第40届联大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12月5日为“国际青年志愿日”。 志愿者,是指利用业余时间,不为任何报酬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如今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这一天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际志愿者日作为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标志已经深入人心。
在我国,正式使用“志愿者”一词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作为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享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伟大国家,志愿者服务的思想确实源远流长的。早在西周时期周王便在中央行政官职中设“司徒”一职,并在灾荒时期施行“荒政”政策采取6项措施,即“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所谓“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安富”,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关爱儿童、老有所养、救济穷困、抚恤贫苦、优待残疾、安抚富人,这些正是现代慈善概念中的具体内容。志愿精神也就此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很重视慈善工作。如“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左传·哀公元年》记载,每次发生天灾瘟疫,他都会亲临灾区,看望民众,安抚孤寡,资助贫困。不仅有朝廷带动的志愿者活动,还有许许多多的民间志愿者活动。如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冀州和定二州闹饥荒,地方贤良认识“为粥与路以食之。”《魏书·孝文帝本纪》记载,此举救活了数十万人。
在几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志愿服务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这一精神实质上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儒家关于“仁爱”、“义利”的思想,墨家关于“兼爱”、“非攻”的学说,便是这些精神实质的典型代表。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都离我们太过遥远,实则不然。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公交、地铁站里的排队引导员,菜市场的秩序维护员,汶川大地震时的“红丝带”,奥运会中的志愿者……不胜枚举。我从初中开始便一直在附中念书,现在已经是高一了。这几个年头里,最打动我的便是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在上下学之时守护者我们的可亲可爱的志愿者——老教师们。他们都已是白发老人,在为祖国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年华之后,他们仍毅然决然的将他们本可在家享受天伦的宝贵时间奉献给了我们,将他们对我们的爱与期望化作一声声“让学生过!让学生过!”、“骑慢点儿,小心!”……在此,想他们说一声:“谢谢!”也将心中最美的祝福送给他们!
武汉正在创建精神文明城市。这也需要我们践行志愿者精神。在《创建文明城市,从点滴小事做起——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文明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在我们每个人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和践行中。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友善的举动;看到垃圾时的一次弯腰,遇到红灯时的一次等候,给街坊邻里的一次帮助,给老弱病残孕的一次让座,给外地游客的一次指引,对不文明行为的一次劝止等等。点点滴滴凝聚成武汉文明和谐,温馨幸福的城市形象。”目前,武汉已有超过一百万的“在线注册志愿者”,但这对于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300万的大都市而言,比例不足10%,这是远远不够的。武汉市政府计划在2020年是武汉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常住人口的20%,这需要买一个人的努力。我相信你,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践行这志愿精神的第一步,并一直践行下去,使每一天都变成12.5,我们的校园,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
在此,深切希望同学们能将志愿者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高一(九)班 乐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