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部门

教科资源

《随州听课印象摭谈》

发布时间:2005年01月12日 00:00
心会  在随州参加“湖北省高中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竞赛”,两天时间,共听课十二节。(分AB两组,我主要在A组听课)它们是:郑愁予的《错误》,余秋雨的《道士塔》,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琦君的《泪珠阿与珍珠》(两节),柳宗元的《渔翁》,富兰克林的《美腿与丑腿》。  就我听的课来说,评奖的等级全是我意料之中的,我想我的印象与评委整体的评价是吻合的。  下面我谈谈我印象最深的几节课,(三个等级奖项的都有)并提出我的看法。这里的看法只是来自我所听的课,又属于其中的部分感受,所以称之“摭谈”,同时也是“直谈”,有什么说什么,怎么想怎么说,绝不拐弯抹角。  目的明确、有激情、上课效果好,就一定是好课吗?  武汉水果湖高中徐荣的《错误》是A组第一节。美而不艳,大方又不失东方女子的含蓄的个人形象,设计精美运用恰到好处的课件,合情合理自然巧妙的问题推进,在我看来是本课的三大亮点。这一节课,可以算是开门红,那么平缓,又是那么具有深厚的内涵,那么轻松,似乎不动声色,却又表现出内在的敏锐,潜藏的技巧。从形式美上看,这几乎是最和谐最优美最自然的一节课。虽然可以看得出背后不止一人的智慧,甚至可以肯定,有众人的指导建议有他人的无形参与,还有电脑技术员的功劳,但是面对这样完美的打造,你又不得不佩服,群力群策,追求完美,并不是错。总是家常便饭,学生也会厌烦失望。一学期能给他们几节哪怕一节这样精美的筵席为什么不可以?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师生都受益。  紧接着一节是武钢三中的王一凡讲的《道士塔》,高大的男老师,普通话比较标准,声音高亢,激情洋溢,以致一上完,许多听课老师纷纷赞叹:好,比上一节的老师有激情。听语气,此节要比上节高出一筹的。而我则不以为然。《错误》一课本来就不该具备张扬的激情,它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情,徐荣老师的课程设计与操作,在我看正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种东方式的含蓄美、伤感美。上这节课没有激情不是缺憾。《道士塔》的授课却使我留下疑惑:带领学生学习本文,激情和理性,哪一个更重要?比照我自己的上课,我感到他对文本的解读是缺乏深度和广度的,他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再看王道士,更没有从更高的角度来再评斯坦因、伯因和。陷于道义是非的评价,一味强烈地渲染民族情绪,以激起学生的民族仇恨为重要目的,是否低估了高中生的理解力,白白丢弃了教会学生“跳出来”思考问题的机会,简直是扮演了煽动民族仇恨的政治家的角色,课上得轰轰烈烈,群情激昂,但是缺乏的是理性全面的思考,显得浮躁、表面化。再者,这位老师的过头的不够自然的“激情”又给我明显的作秀之感,感到这节课的表演与他的人生观与他的生活没有多大联系,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为了比赛“做”出来的。此课能获二等奖,只是成功在操作上,在于它达到了预期效果。可惜这个效果这个目的在今天是很值得怀疑的。作者余秋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开创的“大文化散文”,盛极一时,影响了一批当代散文作者,其实,同时他又一直受到某些人的怀疑和批判的,有一种突出的意见是,余秋雨赋予自己的话语权太大了,表现就是脱离历史的狂傲。他无情地拷问别人拷问外界,就是没有拷问自己,没有把自己摆进去:“如果我是王圆箓我会怎么样?”那么老师是否也该是读什么就信什么,教哪位作者就跟着他跑呢?对文本的解读,最终是否应该跳出作者的局限,站到更高的高度?对高中生来说,我认为这是可行的,甚至是必要的。后现代哲学就强调对文本的误读,这里的“误”不是水平不高导致,而是视野独特、开阔,甚至是水平更高的体现。何况《道士塔》一文并非经典传世之作,只是十多年前的时文,今天选入教材就已经有些过时了,还是不断遭到非议的“过时文”,读它时还是该多些理性的审视吧?  学生发言积极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公开课应该展示的是成果还是过程?  随州一中张曦老师(女)的一节《我愿意是急流》,谈论的是爱情的话题,课堂活跃流畅,张弛有度,表面上给学生也给在场老师以很大的兴奋感,但是我,还有许多老师都看出了“门道”,这是本校的老师为本校的学生上课,“主场赛”啊,学生的荣誉感,或者可以想象校领导老师对学生的鼓动,当然会竭尽全力搞好“配合”,每当老师一提问,全班的手臂像树林一样举起,回答问题也成了念稿子,的确配合得非常积极,可惜,我看却是弄巧成拙了,当一堂课成了顺水推舟的表演时,上课的宗旨上课的意义到底何在?公开课展示探究的过程更重要呢还是展示成果更重要?更何况,学生是为了给老师争面子给学校争光,才拼尽全力课下准备课上发言的,作为常规课他们会怎么上这节课?还会这样踊跃这样投入吗?教育可是漫长的工程,教育者本人的不自信,急功近利,甚至可以说不自然,不真实,给予学生的影响是很坏也很可怕的。这在许多同行看来不足为奇的现象,我看却是极为不屑,并深感失望的。这位老师教学的功底不错,气质独特有吸引力,不知是否过于看重此次比赛的结果,还是平时一向就讲求形式只热衷于热闹花哨?说实话,听完此课,我是内心是最不平静的,对这位老师是既欣赏又遗憾的。在这个传统上最崇尚自然的国度,自古以来的违背自然,回避真实,甚至为装点门面不惜弄虚作假的风气,到处都见怪不怪!评委的心里是明了的,但是评委也不会完全否定这种早已习惯成自然的形式主义,所以不给她一等奖却给了她二等奖,这种“妥协”当然也是见怪不怪的。  不是说课堂效果明显,学生参与积极的课就不可取就值得怀疑,好的结果当然是以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前提的,但是,在开放的今天,在呼吁国人提高诚信度的今天,展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过程,远比展示“完美”的结果重要得多有意义得多!  说到此处,有人会反驳我了,一等奖的《错误》不就是熔铸了幕后的许多心血精心打造的吗?为什么你要贬此褒彼呢?我的回答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无定法”,《错误》是具有古典美的现代诗,蕴涵深邃优美,以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读水平,要读出诗的真味深意,必须要有老师的引导和讲述,上此课,重在鉴赏而非讨论,老师的一切安排哪怕作秀也显得自然而然让人乐于接受;《我愿意是急流》是翻译过来的外国诗,语言上的文化内涵简直无从谈起,只能在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上做文章,而此诗又是不难理解的,学生提前做准备,当然可以有更深入思考的空间,也算是做了真实的“原生态”的思考,可是作为“一堂课”的意义就削减了。  好的语文课就一定是反传统的、紧跟时代的?对于传统和现代如何看待?  首先我想辩明概念,就像时髦的流行一时的算不上“现代”一样,“传统”也绝不等同于“老套”,传统是不可能摈弃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能生硬切断,就像河流断了源头不可能常流,树木斩掉了根系不可能存活一样,汉语言有世界上其他语言不具备的特征,几千年来传承的读与写的套路,难道在今天的语文学习中真的应该摈弃殆尽吗?汉字的像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具备多么丰富的文化内蕴啊,而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好解说需要意会的,精美的古诗文,它们所传达的绵长深厚的情感美,所表现出来的变化无穷的音律美,全都要在阅读者自己“口诵心维”的学习实践中去感受去领悟的。  华师大附中的参赛女老师乐晓峰,其名其人都有点假小子的味道,浑身散发出现代女郎的朝气,台风活泼而有亲和力,还特地手书了几个黑板字,显露她还有一手遒劲的书法。她上的是一篇古文,袁宏道的《虎丘记》,开始她就流利而有味地背诵了全文,显示了作为教师的功底、自信,也是为学生树立了榜样。疏通语言难点后,她安排了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背下来,应该算是很好也很实在的安排,可惜时间太逼促,只有少数能力强的学生达到了她的要求,这少数学生表演完毕她也就觉得此事完结了,没有真切地呈现出读书背诵的方法和过程。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原因大概是这样:如果一堂课只是读读背背,太单调太不能显示老师的教学手段的丰富了,必须要有讨论,显得内容挖掘得够深,显得学生参与了,还能显出老师的应变机智,还能显得不落伍跟上时代潮流。这样一个活泼得有些性急的老师,提问简直是有些可怕的,往往问得太细逼学生太紧,学生害怕逼供做无声抵抗,出现了几次冷场,好在老师自信又不乏灵光,很快从面上抹去了尴尬。就是为了把学生回答的“向往自由”向她预设的“摈弃污浊”等语汇牵引,就花了不少时间在这种互相猜测里。其实做老师的何必要细究字眼呢?学生说的没错啊,说法不同是角度不同,内在是一回事嘛,这样一篇散文有必要斟酌概念吗?本文的主题是一望而知的,要学就学它的语言,在诵读中体会其个性语言传达的特殊情味,背诵就是深化它就是放它到心里留待慢慢消化。  为什么要把一节课搞得五花八门面面俱到呢?有公开课的无奈,更有观念上的混杂。从形式上看,这节课似乎是完美的,加上老师的有优势的个性及形象,我也就不奇怪她会获一等奖了。  我还是觉得武汉六中的洪镇涛老师的诵读、积累、感悟之法的确是学习汉语言尤其是学习古诗文的最朴素最有效的捷径,它看起来最没有操作上的复杂技巧,其实是收获最实在的,就像洪老师打的比方,这样才是把好东西咀嚼并吃进肚了。粗读等于是走马观花,不应该用在课文的学习上;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等于只是听人夸奖:“这道菜可真好啊,你看那色,你闻那香!”可就是学生自己没有几乎好好品一品那“味”!平时的课老师就占据着话语的霸权滔滔不绝地展示自己的高见,公开课当然更是要用其所长,如孔雀开屏一般显耀作为老师最拿手的表演,至于学生的活动,都只能成为老师的陪衬,真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我们在理智上都可以认识到,好的课不是看老师做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做了什么,可是实际上起课来,老师的主导兼主体意识似乎很难保留其一和削弱其一,常常顺着巨大的惯性,让自己成了课堂的主体。绝大多数的课,一切都是老师预设好了,这是主导;最可恶的是,实际的课程进行中,学生也被老师强行朝着既定的方向“引”着,几乎看不出有意外与偏差,表面上进展顺利,实则学生苦不堪言。因为老师不能总是向学生“满堂灌”啊,老师就希望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话,学生除了被动之外,还得积极主动地猜老师的心思。猜得出皆大欢喜,猜不出就该老师紧追不舍学生搜肠刮肚了,直到得出了既定的答案,双方才算紧张下地。  有没有单独的优质课?教学比赛到底是比什么?  作为A组的压轴戏,恩施高中的一个年轻男老师上的译文《美腿与丑腿》给我也给许多听课老师留下了特殊的印象,说实话,我若是学生,会比较喜欢这样的老师,这种认同是感觉上的,又是绝不欺人的,虽然理智上我知道他的教法偏于传统,一点也不前卫,可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但是上他的课快乐而又安心,应该是许多学生的共识,与其让一个不知其所以然的老师“穷追猛打”,还不如沐浴在一片祥和而安逸,睿智而有趣的光辉里。  在参赛男老师中,他衣着朴素到了有点过时,比较瘦,总是笑笑的。一上台就是质朴的山里老师的样子,而一开口又有一种幽默感,普通话没有明显的不标准,可一听就相信他是山里的文人。他带来的课件,内容是最少,画面是最简陋的。从他几次找不到鼠标箭头可以断定,平时他根本就没沾过电脑,因为那玩意儿经工作人员帮他晃一晃就出来了!引得下面哄笑一片。他的课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独特的风味(风格也许称不上),可能是他在教学上追求的一种风格,我想他赋予此风格的内涵之一恐怕就是“逆潮流而反动”,拒绝接受花里胡哨新鲜事物,他的课件运用不知是无奈之举还是故意做反面证据,反正只充当了现代化的黑板和粉笔,真是有害而无益,使我们看不到这位老师的手写真迹。  这一篇文章语言上实在没有什么值得高中生来品味的,它短小,只是以生活里的一件小事来比喻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个老师依据本文的思路来充分阐释悲观与乐观的含义,举例广泛,思路推进自然,只是大多是他自己津津乐道侃侃而谈,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太少了,当然反过来的好处就是,进程更顺畅,内容更深广了。评委说的后半节老师使学生瞳孔放大觉得课上的一切已与己无关之类的话,我不全赞同,我相信多数对语文有一点兴趣和基础,对老师有一些好感的学生会一直在思想上紧跟老师会有所得的,有的活动是看得见的,有的活动是看不见的,不能以学生的发言多少来判断学生参与的程度。这种课型绝不完美,老师若安于此道,在今天这个时代是没有出路的。我料到它在评委眼中定是最失败最低分的一节,可是为什么下课了退场时会有老师说“学生其实就喜欢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但是这节课是不可能获奖的”? 2004-12 喻园                                      [2005-1-1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