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部门

教科资源

《丝路明珠》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30日 00:00

魏 琨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的地位
《丝路明珠》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中第一目的内容。本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是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帮助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本课主要介绍在沙漠这种比较困难的自然环境里人们是如何利用自然资源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向前发展的。具体到本目的内容,则是通过介绍新疆这个典型的干旱地区的发展情况,来展现人们为适应恶劣的环境,合理地利用资源、改造自然,创造出与干旱环境和谐相处的区域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的精神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我由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特点和影响,了解是否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探究内容,结合教材与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料,与他人进行交流共享,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共同解决所要探究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从而提高科学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自觉性,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通过了解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感受当地人民的智慧与情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人类如何利用自然,改造环境,创造出与干旱环境和谐相处的区域生活,激发学生学好知识去开发资源,改造社会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我把新疆人民在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针对干旱地区与我们的生活地区相距遥远,学生很难理解干旱地区的大范围缺水和小范围人类成功改造自然之间的关系,我把对坎儿井开凿和利用的理解做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
为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的
是问题情境法、探究学习法和归结法。
● 问题情境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火花。我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
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材料、问题,并将材料、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并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探究学习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
作探究,解决问题,我对学生的要求是重在参与教学活动,去体验、感受、联想到什么,而不是认识、记住什么;希望学生上完这节课后,不仅仅知道知识的结构,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人类与自然是密切联系的,不仅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更重要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归结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
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2.学法
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愉快地享受学习这一过程,在学法上采取的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把联系阅读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与学生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准备
在教学准备活动中,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能,我结合本校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情况制作了课件,并选取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段、纪录片《坎儿井》片段等视频资料,同时在课前探究活动中,根据课标及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分类,分为地形组、气候组、坎儿井组和物产组,学生选择后合作查阅有关资料,对相应的知识有初步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完成上述构想的最佳途径。因此围绕上述构想,我采取的是板块式教学,整节课设计了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影视导入 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直为孩子们津津乐道。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精选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关火焰山的自然环境的影视资料片段(约3’),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分析,当学生看完后我便问: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以此让学生知道今天的火焰山就在新疆,在从视觉上感受了当地的干旱气候之后,引出干旱地区的人们如何生活的话题。
第二板块: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学习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第二板块我设计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要分四步来进行,先后由地形组、气候组、坎儿井组和物产组展示他们的成果,然后提出问题、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负责地形组的学生上台展示成果(约3’),由于我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对新疆的地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学生能够说出新疆的地形主要是山脉和盆地,这时我也会强调一下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以便理解下面讲到的气候特点。(简要介绍三山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副板书:地形——“三山夹两盆”
接着是气候组的学生进行介绍(约5’)。学生在展示了相关图片后,抛出了在课前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
设问一:通过刚才的介绍和演示,同学们能概括出新疆的气候特点吗?
设问二:新疆的气候为什么是干旱少雨呢?
设问三:在干旱地区生活,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设问四:新疆人民想出了什么办法解决了水的问题?
副板书:位置——中国西北部
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
板书:干旱之地(自然环境)
通过问题三和问题四,使学生知道在新疆地区,人们修建坎儿井解决了水的问题。
板书:坎儿井、水
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身处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武汉,对坎儿井的开凿和利用理解起来特别困难,所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这一环节中,先请同学们自学教材96页第三自然段及插图,在自学的过程中写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坎儿井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寻找问题的能力有限,在自学时可能会提出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此时我必须引导他们把重点放到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上。然后带着问题再来听坎儿井组的同学进行介绍(约12’),最后播放纪录片《坎儿井》片段(约3’),听一听对坎儿井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介绍。
板书:构造、作用
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坎儿井组的同学能够解决,便放手让他们去探讨,如果不能解决,我再从中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新疆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合理利用自然,修建坎儿井解决了水资源的问题(突破重难点),发展了绿洲农业,而绿洲使得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得以诞生。
板书:绿洲农业、丝绸之路
接着我结合教材96页第二自然段向学生介绍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然后提出问题:“新疆的绿洲农业为丝路上来往的商旅提供些什么呢?”学生此时应该能够回答出水和食物。紧接着我又问:“除此之外,绿洲还给新疆带来了哪些变化?”
最后由物产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约8’)播放歌曲《新疆好》,并请老师和同学品尝葡萄干(课前由老师和物产组的同学准备好,届时由物产组的同学负责送到老师和同学的手上)。这是本课的一个高潮,在优美的歌声和如画的图面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绿洲给新疆带来的变化,而通过品尝新疆特产,使课程贴近生活,学生亲身感受新疆人民的勤劳智慧,说明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干旱地区的人们一样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在大家品尝后提问:“新疆除了葡萄,还有哪些著名的水果?”学生答出还有哈密瓜、香梨、石榴等。出示新疆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犁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让学生充分体会新疆丰富的物产和蓬勃发展的农业。
板书:宝地——丝路明珠
副板书:物产
第三板块: 拓展延伸 留有余味
课标指出,课内与课外的教学活动要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探究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不应只停留在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所以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我通过展示图片并配以文字介绍坎儿井所在的新疆地区近年来出现的沙化现象,提出课后探讨的问题:“被喻为“生命之泉”的坎儿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新疆人民该如何保护坎儿井?请你帮他们想想办法。”(约3’)通过课后探究,加深学生对水资源短缺现象的认识,同时形成用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进而拓展到节能意识。
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结束语:同学们,神奇而美丽的新疆,仅用短短的45分钟在课堂上是说不完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就把目光投向书本,投向网络,投向大自然,去关注新疆的风土人情,去关注新疆的资源开发利用,去关注你们想关注的问题吧!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每节课的眼睛,我这节课的板书虽然内容不算太多,但通过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008-3-31]

Baidu
map